三中全會或對金融改革做出框架性決定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3年10月31日 作者:李金磊 時間:2013-11-01 08:00:00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張承惠31日在2013年中國金融年度論壇上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對金融領域改革更多是框架性、方向性和引導性決定,不一定會有非常具體的金融改革方案。金融改革下一步還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做。
張承惠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在即,社會上普遍對會議所推出的改革方案比較期待。最近網絡對國研中心發布的報告比較關注,其實這個報告去年就開始做了,而且也不是最近出來的報告。實際上國研中心目前正在和世界銀行展開一個未來五年中國金融發展戰略的研究,目前已進入收官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國研中心首次向社會公開了其為三中全會提交的“383”改革方案總報告全文。報告強調,新一輪改革目標是建立富有活力、創新導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體措施是推動完善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創新企業體制的“三位一體”改革。
報告認為,“三位一體”改革的關鍵在于“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為此必須推動行政管理體制、壟斷行業、土地制度、金融體系、財稅體制、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創新體制以及對外開放等八個重點領域的改革。
針對金融體系改革,張承惠指出,三中全會對金融領域更多是框架性、方向性和引導性決定,不一定會有非常具體的金融改革方案,因為很多具體改革方案和操作細節,不可能在全會上說詳細。所以關于金融改革下一步還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做。
張承惠指出,下一步金融改革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第一是金融改革的框架和方案設計由誰協調問題。目前的“一行三會”聯席會議制度不是決策機制,只是一個溝通機制,相對比較松散,沒有明確的責任約束。
第二個問題是在金融轉型和金融改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金融改革一定是有成本的,而且成本可能還比較大。比如說,在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最先受到沖擊的會是中小銀行等金融機構。調研發現,中小銀行特別是農村的金融機構,應對利率市場化可能帶來的沖擊,還要進一步加強。
第三個問題是中央和地方在金融監管方面應該如何分工;第四個問題是怎樣提升金融機構效率;第五個問題是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問題,這也是最根本的問題。政府在金融業發展方面應發揮何種職能?怎樣監管市場和監管金融體系?將來政府和市場應該怎樣妥善定位,又怎樣來調整監管模式、監管理念、監管技術和監管工具?這都是中國金融體制改革所面臨的問題。
- 省社科聯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
- 湖南省社科聯九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召開
- 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40余項湖南社科普及活動清單來啦!等你來解鎖……
- 倒計時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明日啟動
- 倒計時2天! 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即將啟幕
- 湖南省社科普及讀物專區在湖南圖書館亮相
- 省社科聯開展“書香潤社科·青春擔使命”“五四”青年主題讀書分享會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動周啟動
- 婁底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
- 《常德通史》編纂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召開成立大會暨周敦頤理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 湘潭市社科聯到會祝賀湖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聯赴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立項課題推進情況
- 湘潭市社科聯開展“我愛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
- 張家界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