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k4eg4"></rt>
<rt id="k4eg4"></rt>
  • <li id="k4eg4"><source id="k4eg4"></source></li>
  • 當前位置:湖南社科網>社科快訊>正文

    2013國際人文社科盤點

     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時間:2013-12-30 08:00:00 
    2013國際人文社科盤點
       【核心提示】2013年,面對數字化、商業化趨勢,面對頻發的自然災害,國際學術圈掀起新一輪的向哪里去的思考?;仡櫼荒辏C萃亮點,以期展示年度國際學術圖景一隅。 

      

      國際人文社科年度重要事件回顧 

      湯森路透“百項重點科研榜單”出爐 

      4月18日,湯森路透發布了《2013研究前沿:科學與社科領域的百強研究》報告。報告中列出了當前十大前沿研究領域,以及每個領域中排名前十的重點研究。這次公布的研究成果可能成為2013年度科學與社科領域的焦點。該報告發現,科學與社會科學領域的前沿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十大領域:經濟學、心理學與其他社會科學;農業、植物與動物科學;生態與環境科學;臨床醫學;地理科學;生物科學;化學與材料科學;物理學;天文與天體物理學;數學、計算科學與工程學等。這是湯森路透首次發布前沿研究、科研管理與科學政策制定的相關報告。

      布魯金斯學會、倫敦政經學院聯合發布報告稱2012年為“多災之年” 

      4月22日,正值世界地球日,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和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在華盛頓發布報告《多災之年:2012年自然災害回顧》。該報告將2012年定義為“多災之年”,因為菲律賓臺風“寶霞”、美國颶風“桑迪”和巴基斯坦的洪災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報告著重強調,人們應重視森林火災,不能因為沒有造成人員的重大傷亡就將其排除在災害之外。報告認為,氣候變化和城市擴張是造成森林火災的主要原因。

      經合組織發布報告稱經濟危機使更多年輕人選擇繼續學業 

      6月25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官網發布2013年《教育概覽:經合組織教育指標》(Education at a Glance: OECD Indicators)指出,此次經濟危機期間,受教育程度不同者的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報告顯示,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高中以下學歷者的平均失業率為13%,而接受過高等教育者的失業率則為5%。報告分析稱,因為經濟危機對就業造成一定影響,更多的年輕人選擇在校繼續學業。

      瑪雅文明為何“神秘”消失 

      目前,瑪雅的考古、建筑、藝術史、古文字破譯都是熱門研究領域。在8月26日結束的首屆“世界考古·上海論壇”上,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考古學教授豬俁?。═akeshi Inomata)主持的“危地馬拉塞哇遺址的早期祭祀遺跡和瑪雅文明起源”入選2011—2012年度10項世界重大田野考古發現。在完成危地馬拉塞哇遺址早期祭祀遺跡的發掘后,豬俁健認為,或許可以跳出傳統理論,尋求瑪雅文明起源的新解釋,探究不同區域間復雜的交互作用如何發生,不同的社會制度如何在這一進程中形成。

       南非推出國家傳統知識記錄系統 

      為保護傳統知識,南非于5月下旬推出“國家記錄系統”(National Recordal System),以編錄該國的傳統知識。傳統知識是現代知識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非科學與工業研究理事會創建該系統是在保護南非傳統知識的同時,為傳統知識傳承者群體創造更多福利,包括提高這一群體的社會認可度和生活質量等。新系統將包括國內知識網絡、省級本土知識系統文獻中心和信息通信技術知識平臺。

      新自由主義加重世界不平等 

      世界政治經濟學學會第八屆論壇在巴西召開

      5月25—27日,“不平等與世界資本主義:分析、對策及行動——世界政治經濟學學會第八屆論壇”在巴西圣卡塔琳娜州聯邦大學隆重舉行。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墨西哥、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20多個國家的百余名學者與會。論壇圍繞“不平等與世界資本主義:分析、對策及行動”這一主題,廣泛探討“世界財富生產和分配的不平等及其根源”、“全球的占領運動和反不平等斗爭”、“當前世界金融和經濟危機”、“資本主義國家的利潤率下降”、“21世紀南北關系的演變”、“生態社會主義與世界反核運動”等理論和現實問題,并就當前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政策與具體行動達成共識。

      首屆阿拉伯—歐洲高等教育會議達成多項合作協議 

      5月30日,200多所高校的代表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參加了首屆阿拉伯—歐洲高等教育會議。此次會議由巴塞羅那大學與阿拉伯大學聯合會、歐洲大學聯合會共同舉辦,旨在促進阿拉伯與歐洲大學間的對話、知識共享與合作。會上,巴塞羅那大學校長迪達克·拉米萊斯(Dídac Ramírez)與135所阿拉伯大學代表簽署了合作協議,主要涉及人文、社會和實驗科學、科研可持續發展、知識轉移、人民生活條件改善及系列發展合作項目的啟動等,協議雙方還將共同關注農業領域、糧食主權保證等課題。

      布克獎揭曉引發西方學者探討小說魅力 小說是“有技術含量的夢想” 

      英語文學最重要的年度獎項之一——布克獎10月15日揭曉,28歲的新西蘭女作家埃莉諾·卡頓(Eleanor Catton)憑借長篇小說《發光體》(The Luminaries)獲獎。卡頓因此成為最年輕的布克獎得主?!栋l光體》講述了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發生在新西蘭淘金地的神秘故事。布克獎評委會主席羅伯特·麥克法蘭(Robert Macfarlane)稱,“這部作品本身就是個發光體,雖然篇幅很長,但毫無拖沓?!笨D的獲獎再一次讓英語文學界對小說的持久魅力展開了學術探討。

      第23屆世界哲學大會在希臘舉行 

      8月4—10日,第23屆世界哲學大會在希臘雅典召開。這是產生過無數哲學家的希臘首次承辦這一思想界盛會。此次大會的主題是“作為探索和生活方式的哲學”。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3000名哲學家圍繞這一主題,在柏拉圖學院舊址等著名歷史場所進行交流。著名哲學家哈貝馬斯和艾柯出席并作了重要發言。第24屆(2018)世界哲學大會將由北京大學哲學系承辦。

      

      年度關注話題 

      人文社科發展 

      面對人類社會的諸多困境,自然科學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在新的發展背景下,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應該如何發揮作用,一直以來是學界討論的熱門話題。

      哲學未死:重新開啟科學與哲學的對話

      5月27日發表于《衛報》的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前醫學教授、文化評論家雷蒙德·塔里斯的《哲學未死》一文引起了學者對哲學與科學間關系的新一輪關注。

      學者、政界人士一致認為歐洲發展不可忽略人文社會科學

      人文社會科學能為自然科學帶來復雜、多樣的研究數據,并與自然科學進行相互比較,提供個人、文化、歷史等新穎的研究角度。5月上旬,120位來自歐洲的學者、政界人士和基金會代表在愛爾蘭皇家科學院參加了主題為“創新、反思與包容: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角色”的研討會。

      哈佛大學發布人文學科發展系列報告

      美國哈佛大學于6月初連續公布了三份關于人文學科發展的系列報告,即《描繪未來》、《課程工作組的任務聲明》、《補遺》,對人文學科未來的發展趨勢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該系列報告是哈佛大學“人文學科與大學未來”會議的成果之一。

      解決環境問題需要社會科學支持

      11月15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上發布了一份名為《2013年世界社會科學報告:變化中的全球環境》的報告。報告呼吁,對全球環境與氣候變化的探討,應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更緊密地結合起來。

      視野越來越窄是人文學科的大忌

      12月1日,《紐約時報》官網刊發了題為《世界各地人文研究形勢緊張》的文章。有學者認為,人文學科研究視野越來越窄,研究的時間太短,將長遠研究項目與短期研究目標相結合,或許是人文學科應該積極探索的模式。

      “大數據”時代 

      013年,“大數據”恐怕是出現最頻繁的詞。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將會給人文社科帶來什么樣的沖擊,將如何重塑人類文化?

      數字人文:人文學科范式需要轉變思路

      近年來,一批數字人文研究機構,如國際數字人文組織聯盟(The Allia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Organizations)、數字人文學會(The Society for Digital Humanities)相繼成立。許多大學還設立了自己的數字人文研究中心,如美國斯坦福人文實驗室、倫敦國王學院人文計算研究中心等。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應用逐漸深入到人文研究的各個領域,數字技術與人文研究的結合成了學者時下討論的熱門話題。

      數字化文學作品為人類學家開啟新天地

      3月20日,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發表了由英國布里斯托大學人類學家阿爾貝托·阿切爾比(Alberto Acerbi)及其同行共同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對20世紀500多萬本數字化英文圖書進行了文本分析。

      數字化分析揭示18世紀“大旅行”對歐洲學術影響甚偉

      4月,美國斯坦福大學學者以文藝復興后席卷歐洲的“大旅行”為研究對象,將數字技術與人文研究相結合,探究了18世紀歐洲知識分子間的社交關系網。

      不宜過多渲染大數據的積極作用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必定會給社會帶來影響,但是我們不能對其盲目樂觀。一方面,大數據可以被看作是解決社會頑疾強有力的工具,為不同領域提供了新的見解;另一方面,大數據又被認為侵犯了隱私,降低了公民自由度,增加了國家和企業對公民的控制力。誰來操作這些數據、誰來管理這些數據將會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18世紀的精英旅行者資料圖片

      斯坦福大學學者根據英國上流社會知識分子托馬斯·沃特金斯(Thomas Watkins)1792年出版的《旅行筆記》(Travels)繪制的沃特金斯旅行線路圖

      

     

      學術成果發布及學術評價 

      信息技術發展同樣帶來學術成果發布模式的變化。新型成果發布模式將對學術的發展帶來什么樣的挑戰?

      學術成果可瞬間發布

      “開放式教育數據庫”(Open Education Database)網站于4月23日刊登名為《個人出版學術指南》(The Academic’s Guide to Self-Publishing)的文章。文章認為,從學術成果完成到讀者閱讀該成果,若是通過傳統學術出版機構,一般需要長達6個月到2年的時間,而通過互聯網則幾乎可以瞬間完成。

      學者探討人文社科新型學術期刊商業模式,“開放存取”尚處初步推廣階段

      開放存取是一種新型學術期刊商業模式,由國際科技界、學術界、出版界、信息傳播界為推動科研成果在網絡上自由傳播而發起。7月初,英國社會科學院推出論文集《開放存取之探討》(Debating Open Access),探討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領域的開放存取出版實踐活動所遭遇到的挑戰及未來的應對之策。

      互聯網時代的個人出版:質量監管是難題

      通過互聯網發布個人研究成果具有高效、免費、即時訪問等特點,不但學者可最大限度表達學術見解,普通消費者也可節省大量費用支出。但由于缺乏質量管理和同行評議等原因,這種成果發布方式引起爭議。

      高校與教育 

      當今世界越來越以市場為導向,而對于公共利益的建設逐漸被弱化。公共利益與大學之間的關系也是本年度頗受關注的議題。

      美國學者反思大學教育面臨的挑戰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魯·德爾班科(Andrew Delbanco)的新書《大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College What it Was, Is And Should Be)榮獲2013年多個獎項,一經出版就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引發了學界關于大學教育本質的再思考。

      研究機構稱美普通高校迎合教育“消費者”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1月28日發布一份針對美國四年制普通高校的調查報告《高校成了鄉村俱樂部:高校是否在迎合學生的消費偏好?》。本報記者對“創業型大學”、“企業大學”、“公立大學”、“世界大學”和“公民大學”、“各執己見的大學”、“無條件的大學”以及“博雅教育”進行比較分析,翔實深入地討論了當下大學的定位。

      英學者反思教育市場化背景下的公共利益

      3月中旬,英格利斯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官網上發表題為《傳統價值》(Traditional Values)的文章,揭示并提醒人們,在當今時代,公立大學對保護社會公共利益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諾丁漢大學歷史學副教授馬修·古德溫于3月25日撰文強調,學者需要在自己的學術人際網絡中找到合適的“投資人”。與古德溫觀點不同,英國密德薩斯大學文化社會學學者丹尼爾·內林3月27日在學術網站“社會科學空間”發表文章《如此喧鬧:學者是否過于品牌化》(So Much Noise: Are Academics being Over-Branded?),對學者建立自身“品牌”現象表示質疑。

      年度新書推薦 

      《斷裂的年代:20世紀文化與社會》埃瑞克·霍布斯鮑姆/著 

      2013年3月底,英國已故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埃瑞克·霍布斯鮑姆最后的著作。《斷裂的年代》主要收錄了他發表過及未曾問世的演講稿、隨筆和論文。該書通過剖析19—20世紀的歐洲資本主義文化,探索西方社會的千姿百態。因為承載著對歷史的深刻理解,該書引發了西方主流媒體的熱評。

      《文明度量:社會發展如何決定國家命運》伊恩·莫里斯/著 

      曾以《西方將主宰多久》一書榮獲無數榮譽的美國斯坦福大學歷史學教授伊恩·莫里斯再推新書。該書開創性地利用一系列社會發展指數對比了不同時期和地區的社會發展情況,描述了上個冰河時期結束以來的1.5萬年間東西方社會發展的差異,解釋了西方國家何時及為何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占據主導地位。

      《全球危機:十七世紀的戰爭、氣候變化與大災難》杰弗里·帕克/著 

      帕克對350年前氣候與人類災難關系的研究不僅是卓越的史學成就,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它提醒世人時時不忘反思自身:面對氣候變化,我們準備好了嗎?杰弗里·帕克,俄亥俄州立大學歷史學教授,是2012年度海涅曼歷史學獎的獲得者。該書由美國耶魯大學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

      

      《城市之匙:經濟、制度、社會互動和政治如何為發展定型》邁克爾·斯托波/著 

      該書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該書認為城市發展是全球經濟增強的最主要驅動力,是全球發展的關鍵。有學者認為,該書將在經濟地理學領域產生重大影響。斯托波為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地理學教授、世界知名經濟地理學家。

      《保護運動:從古代到現代的建筑保護史》邁爾斯·格蘭丁/著 

      該書首次梳理了古建筑保護運動的歷史。作者認為,古建筑保護運動始于法國大革命時期,在經歷多個發展期后,如今陷入歷史遺產價值與商業價值如何取舍的困境中。該書由美國勞特里奇出版社于2013年1月出版。作者為愛丁堡大學教授。

      《20世紀簡史》約翰·盧卡奇/著 

      該書為美國歷史學榮譽退休教授約翰·盧卡奇2013年8月出版的新書。20世紀歷史中各個重要主題在書中交織展現,包括自由主義的衰落、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的興起、技術的成就和危險、全球的持續民主化等。

    新聞推薦
    社科快訊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德雅路瀏河村巷37號 郵編∶410003 辦公室電話:0731-89716099(傳真) 郵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湘ICP備17021488號 湘公網安備43010502000728號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小说,www.日韩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大帝,中国胖女人一级毛片aaaaa
    <rt id="k4eg4"></rt>
    <rt id="k4eg4"></rt>
  • <li id="k4eg4"><source id="k4eg4"></source></li>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观看| 国产丫丫视频私人影院| 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www五月婷婷| 福利网站在线播放| 精品免费tv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人与动zooz| 国产香蕉视频在线| 印度精品性hd高清|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yellow字幕网在线91pom国产| 麻豆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品区|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天堂网www在线观看| 国产va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麻豆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加勒比| 拍拍拍无挡视频免费观看1000| 国产福利久久青青草原下载| 人妖互交videossex|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图片| 欧美牲交VIDEOSSEXESO欧美| 尤物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 国产美女一级视频| 免费看美女被靠到爽的视频|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 91秦先生在线|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美国成人|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另类视频区第一页| 日韩一级欧美一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成人影片麻豆国产影片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