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的幾點思考
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李捷 時間:2014-01-17 08:00:00黨中央把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提上議事日程。今天,雒樹剛同志出席這次座談會。這使我們倍受鼓舞。
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迫切需要,是推動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創新和大發展大繁榮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國道路、中國夢“走出去”的迫切需要。
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必須以我國主流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歷史經驗證明,必須防止兩種偏向。一種是生吞活剝、從理論到理論、從概念到概念的偏向,完全脫離現實實踐,完全脫離時代特點,這當然不行。另一種是借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某些論斷和詞句,或者打著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旗號,實際上背離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背離其基本理論、基本原則,其目的是借此塞進反馬克思主義學術觀點的私貨,這也是值得警惕的。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用發展的、開放的、辯證的觀點科學地對待馬克思主義,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離開本國實際和時代發展來談馬克思主義,沒有意義。靜止地、孤立地研究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同它在現實生活中的生動發展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沒有出路。
必須以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經驗、中國夢想為中心
首先,要堅持三個自信。如果對自己經過長期實踐和艱辛探索得到的正確道路、理論、制度沒有自信,依然還是西方的花兒好、月兒圓,是決不可能完成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這一重大任務的。其次,要對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經驗、中國夢想有科學正確的解讀。現實地說,對上述這些,可以有多種解讀。既可以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即科學社會主義的角度來解讀,也可以用西方社會科學話語體系來解讀,關鍵看你站在什么立場上,想要達到什么目的。在這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1月5日的講話中,已經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樹立了榜樣。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從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的角度,做好自己的解讀。理論不能離開實踐,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同樣不能離開實踐。把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經驗、中國夢想解讀好,恰恰是提出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的初衷,也是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的立足點和歸宿。做好這項工作,還必須在吃準、吃透中央精神的前提和基礎上,努力把政治話語轉化為學術話語。要看到,政治話語和學術話語是相容相通的,中間并沒有隔著“萬里長城”,不能把兩者割裂開來,更不能對立起來。
必須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精髓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中體現了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堅持和發展,同時也集中體現了中華文化基因在當代中國的弘揚與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對“中國特色”要著重于“四個講清楚”,即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進程中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重要精神支撐,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這就從根本方向上解決了我們在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中,應當從哪些方面來著力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精髓的問題。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是我們黨始終倡導的一項偉大事業。但是,必須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必須緊密結合實踐發展和時代特征來進行,防止文化復古主義產生。
必須借鑒和吸收國外經驗和國外文化
馬克思主義始終是在批判地繼承和吸收人類優秀文化思想的基礎上創立的,也需要在不斷繼承和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化思想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完善和發展。這同樣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一條基本規律。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是人類思想文化發展的結晶。事實證明,馬克思主義同西方學術思想有著本質的區別,但又不是截然分開、完全對立的。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既是工人運動客觀發展的要求,也是人類思想發展的客觀要求;既是批判以往一切剝削階級學術思想的結果,也是對人類優秀文化思想的集大成。既要努力分清和回答馬克思主義同西方學術思想的本質區別在哪里,又要解答我們應當怎樣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來實事求是地解剖分析西方學術思想、學術觀點及其代表人物,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去偽存真,來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服務,為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服務。事實證明,只有站在人類文明歷史、當今、未來發展的制高點上,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來批判地繼承和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化思想,才有可能真正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
以上四個方面,是統一的,是相互融通的,形成一個完整的方法論。如果把這四個方面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都不能完成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的構建。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
- 省社科聯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
- 湖南省社科聯九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召開
- 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40余項湖南社科普及活動清單來啦!等你來解鎖……
- 倒計時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明日啟動
- 倒計時2天! 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即將啟幕
- 湖南省社科普及讀物專區在湖南圖書館亮相
- 省社科聯開展“書香潤社科·青春擔使命”“五四”青年主題讀書分享會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動周啟動
- 婁底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
- 《常德通史》編纂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召開成立大會暨周敦頤理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 湘潭市社科聯到會祝賀湖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聯赴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立項課題推進情況
- 湘潭市社科聯開展“我愛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
- 張家界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