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平:九溪文化的特色
文章來源:湖南社科網 作者:張志平 時間:2014-03-19 08:00:00張志平,常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近年來主編了《感悟常德》、《印象常德》以及常德市文化名城建設系列叢書,其論文《黨政干部要學會與媒體打交道》獲得常德市第五屆社科成果二等獎。
今天大家來到這個田園如畫,素有“戲窩子”之稱的桃源九溪,使我們感受了這里蓬勃興盛的的群眾文化氛圍,相信大家對“九溪文化”都有了更深切的體會和領悟。實際上,九溪農民文化已經是桃源縣建設文化強縣的一張名片,更是常德市群眾文化繁榮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九溪鄉在政府主導、社會支持、群眾參與的模式下,有28個民間藝術團體、1000多位民間藝人常年活躍在田間地頭、農家屋舍以及機關企業和城鎮社區,他們每年演出1200多場次,演出覆蓋常德及周邊地區,真正實現了“忙時扛起鋤頭種地,閑時登上舞臺唱戲”,既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又增加了自身經濟收入。尤其是農民自主的農民文化藝術節,已連續主辦了九屆,探索出一條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發展、自娛自樂的文化發展道路。九溪文化的涵養不僅培養了大量優秀文藝人才,更創作出一批膾炙人口的精品節目,他們連續兩年在常德市群眾文藝演出“百團大賽”活動中獲得一等獎,成為全市獲獎最多的鄉鎮。2013年該鄉共有兩個節目被選送參加全省“歡樂瀟湘”大型群眾文藝匯演,并獲得巨大成功。九溪鄉能取得這些成績,并不是偶然的,這其中就有很多值得我們去發掘、去研究的課題。
“九溪鄉文化現象”有以下幾個值得研究的特色。
1、代代相傳積淀深厚。九溪的文化之所以如此醇香濃厚,我認為與這個地方悠久的文化傳承息息相關。就該鄉名牌節目板龍燈來說,究其淵源,可上溯至元朝末年,為反抗封建統治者的殘酷壓迫,這里的人們以板龍為武器,以燈火為訊號,在元宵節發動農民起義,雖然起義失敗了,但板龍燈卻作為一項文化傳統流傳了下來,發展至今,成為九溪鄉獨具特色的文化精品節目,成為“九溪文化”的一面旗幟。此外,深受當地民眾歡迎的蝦燈舞、車二燈、鷸蚌燈以及吊兒戲、圍鼓漢戲、一人班、土地戲、漁鼓等藝術形式,也是經過歷史的洗禮,經過千錘百煉,被繼承、延續了下來,形成了品種繁多的藝術門類,為九溪民間文化的繁榮鋪設了厚重的基奠和土壤。
2、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常言道“一方水土一方人”九溪燦爛的文化、久遠的傳承使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喜愛文化,創新文化,使文化深深的扎根在這片肥沃的田野之中。尤其是有一批“文化能人”對藝術有著孜孜不倦的熱衷和追求,為推動這里民間文化的發展營造了濃厚的人文環境。如神龍藝術團70歲的老團長鄢明清,他現在可以說是九溪鄉名聲在外的“老戲癡”,人民網、中國日報網、湖南日報、鳳凰網等中央、省級和境外媒體都報道過他的事跡。從事民間演出53年,創作出諸如《九溪新貌》、《掃地出門》、《買戶》等一大批反映新農村面貌、宣傳道德、法制教育的文藝作品。現在雖然身患重病,但依然活躍在舞臺,成為九溪鄉民間藝人的典型寫照。再如九溪板龍源藝術團團長羅雙其,作為板龍燈的傳承人,他不局限在對板龍燈技藝的繼承上,而是進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如何保護并弘揚板龍燈這項特色文化。在他與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最終建成了占地3000平米的板龍源基地。
3、“政府引導、協會管理”是文化傳承發展創新的有效機制。近年來,九溪鄉黨委政府每年都安排一定的農村文化專項資金,用于扶持民間藝術的發展,同時大力推動實施“五個體系共建”文化工程,率全縣之先成立民間文化藝術協會,把鄉黨委、政府從具體管理中解放出來,使其能把重心放在抓導向、做規劃、謀長遠的主導工作上,整合力量,打造文藝精品;同時,對具體的文化演出、藝人培訓等管理工作則下放給各協會,讓群眾參與到管理中來,使協會的自主權得到充分發揮。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下,九溪鄉不僅極大提高了文藝節目的質量和創新能力,還全面規范了民間演藝團隊,培訓出一大批鄉土“文化能人”,凈化了農村演藝市場環境,使這里的群眾文化既能植根大眾,又不迷失方向。2012年9月22日,《湖南日報》刊載了《“九溪文化現象”啟示錄》的文章,對于該鄉黨委政府重視文化的做法給與了充分的肯定,也引起了時任省委書記周強的關注并作出批示“九溪文化現象值得關注,其做法和經驗值得總結推廣”。
4、市場化運作模式為九溪文化的延綿不斷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一個地方的文化能否傳承、繁榮,從很大的意義上來說就是市場的認可度。九溪的草根藝人們深諳這個道理。他們從文藝節目創作、編排到組織團隊進入市場,都會都完全對接市場需求。無論是節目的創作,還是節目的編排,他們自覺地根據群眾文化喜好,緊扣觀眾興奮點,并結合政策措施、時代精神和民俗傳承等因素來進行。像《一號文件到農村》、《勸夫戒賭》、《婆婆也是媽》等節目,都與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緊密掛鉤,所到之處受到群眾廣泛的熱捧和喜愛,不僅在本鄉站穩了腳跟,還有效拓展了外鄉、縣城、鄰縣以及常德城區等外地演出市場。九溪鄉黨委政府更是因勢利導,依照市場要求組建了九溪演藝集團,把民間文化的傳承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它所打造的“一團一品”,統一調度商演活動,提供“點菜式”、“套餐式”服務的格局,不僅使各團節目做到了互通有無、各取所長,更滿足了客戶的多樣化需求,走在了全國民間文藝市場化演出的前列。
- 省社科聯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
- 湖南省社科聯九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召開
- 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40余項湖南社科普及活動清單來啦!等你來解鎖……
- 倒計時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明日啟動
- 倒計時2天! 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即將啟幕
- 湖南省社科普及讀物專區在湖南圖書館亮相
- 省社科聯開展“書香潤社科·青春擔使命”“五四”青年主題讀書分享會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動周啟動
- 婁底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
- 《常德通史》編纂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召開成立大會暨周敦頤理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 湘潭市社科聯到會祝賀湖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聯赴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立項課題推進情況
- 湘潭市社科聯開展“我愛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
- 張家界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