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比對 未來研究將更為“經驗化” 西方五大經濟學期刊發展趨勢芻議
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肖金川 時間:2014-04-17 08:00:00伴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學研究也在不斷進步。隨著時間推移,經濟學論文采用的估計手段和技術越來越復雜,而這些研究方法多借鑒歐美國家的經濟學論文。那么歐美經濟學期刊所刊登的論文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我們以《美國經濟評論》(AER)、《經濟學季刊》(QJE)、《政治經濟學雜志》(JPE)、《計量經濟學》(Econometrica)和《經濟研究評論》(RES)五大期刊為例,探討2003—2012年主要英文期刊論文所用研究方法的發展趨勢。
如果以論文中是否采用經驗研究方法來劃分,五大期刊中的論文可以被籠統劃分為經驗研究類和理論研究類。經驗研究類論文占比從2003年的40%增長到2012年的50%,10年增長了10個百分點,而相應的純理論類論文占比則下跌了10%。值得一提的是,Econometrica和RES一直是理論研究的陣地,近年來也刊登了不少理論和經驗研究方法并重的論文,這反映出經驗研究的重要性正逐漸得到重視,在論文中運用經驗研究方法變得更為流行。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有學者認為自有數據的獲取變得容易是一個重要原因。有了相關的數據,驗證理論是否成立就可行了。由此可見,好的經濟學研究不僅限于純粹的理論推導和數學模型,運用經驗研究的方法聯系實際,驗證模型和發現問題也能作出一流的論文,并且,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這有可能是未來經濟學研究的主流。
經驗研究又可以分為縮減形式和結構模型兩類,前者以統計方法來驗證某一外生變量對于另一變量的影響,比如普通最小二乘法;后者則是依據理論模型推導得出各變量的相互關系,然后估計系統內的所有參數。顯然,結構模型更為復雜,對數據質量的要求也高,其適用范圍就要受限于數據的可得性。盡管從發展趨勢來說,采用結構模型的論文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由2003年的7篇增長到2012年的23篇,但是縮減形式占經驗研究的比例始終高達80%甚至90%。縮減形式之所以在經驗研究中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除了高質量數據往往很難獲得之外,另一個可能原因是待解決問題涉及的相關經濟學領域缺乏成熟理論模型,導致經驗研究工作無法采用結構模型進行估計,如制度的相關研究。不過可以預見,采用結構模型的論文在未來將會繼續增加。
占據經驗研究主導地位的縮減形式,可以進一步分為幾個大類:傳統方法如普通最小二乘法、面板數據基本方法和工具變量法等方法,實驗類方法如田野實驗、實驗室實驗等方法,除此之外還有倍差法、匹配和斷點回歸等方法。傳統方法一直以來都是經驗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2003年占經驗研究論文的比例高達2/3,至2012年這一占比仍超過50%。可見,在經驗研究中,新技術、新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是傳統方法并沒有失去其主導地位。頂尖的五大英文期刊刊登的經驗研究論文往往并不艱深,相當數量的經驗研究論文采用了較為簡單的識別方法來處理問題。由此可知,重要的往往不是識別方法是否夠復雜,而是采用的方法能否很好地解決問題。當然,精巧的識別策略(如自然實驗和斷點回歸等)有助于把經驗研究做得“干凈”,但是在精巧的識別策略難以實施時,找到能夠解決問題的傳統方法也能作出一流的經驗研究論文。因而,在經驗研究過程中,與其把重心過多地放在識別方法上,不如將問題擺到與方法同等重要的位置。
最近10多年來,一些之前在主流期刊上很少出現的方法快速增長,比如實驗類方法中的實驗室實驗,在2009年之后已成為除普通最小二乘法、面板數據基本方法和工具變量法之外占比最高的方法,占五大期刊經驗研究發文總數的比例已達10%以上;自然實驗、田野實驗、倍差法、匹配和斷點回歸等方法在2003—2012年間雖然占比有波動,但總體上處于上升趨勢。到2012年,這五個類別占經驗研究論文總數的加總比例為17%,是2003年8%的兩倍多。由此可知,這些新方法已經被主流期刊認可,為經驗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對于經驗研究來說,問題與方法同等重要,方法服務于問題所需,好的經驗研究方法不一定是尋求艱深復雜的數學方法,但必定是找尋對所研究問題而言最利于得到可行精確估計的方法。不可否認,復雜的經驗研究方法有時能比傳統方法得出更精確的估計,但前提是需要滿足其假定條件。如果不明白這一點,只是簡單使用前沿的研究方法而忽視了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需要,這樣的經驗研究就不具有很大的價值。當然,經驗研究的復雜性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數據收集的難度、研究設計的精巧以及排除特定機制的技巧等。
對于五大期刊在最近10年間的這些特征,筆者認同哈佛大學阿里·溫恩(Ali Wyne)在《經驗研究與心理學:八位世界青年經濟學家談各自研究領域的發展方向》一文中的觀點,即八位青年經濟學家都認為,經驗研究的分量將越來越重,因為未來各種宏觀和微觀數據獲取難度將繼續下降。并且,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使處理這些數據成為可能,因此經驗研究將比理論研究發展得更快。未來豐富的數據有助于研究者估計模型的具體參數,經驗研究將有可能驗證詳細的理論假設及結論,經濟學的研究工具很可能會變得更為“經驗化”。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經濟學院)
- 省社科聯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
- 湖南省社科聯九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召開
- 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40余項湖南社科普及活動清單來啦!等你來解鎖……
- 倒計時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明日啟動
- 倒計時2天! 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即將啟幕
- 湖南省社科普及讀物專區在湖南圖書館亮相
- 省社科聯開展“書香潤社科·青春擔使命”“五四”青年主題讀書分享會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動周啟動
- 婁底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
- 《常德通史》編纂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召開成立大會暨周敦頤理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 湘潭市社科聯到會祝賀湖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聯赴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立項課題推進情況
- 湘潭市社科聯開展“我愛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
- 張家界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