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峰
文章來源:湖南社科網 作者:顏峰 時間:2014-09-11 08:00:00一.信仰及其特征
(一)信仰的含義
1、信仰體現人生價值的落實
其根本意義是賦予短暫人生以永恒意義:把握生命的長度,增加生命的寬度與厚度。
2、信仰是信仰者對未來理想追求。
信仰有無決定一個人發展可能性。沒有信仰的人,會失去把握自身命運的力量。有信仰的人,會為自己的信仰調動自身的一切力量,其知識、能力、內心世界都會得到充實和提高,從而推動個人及社會發展。
3.信仰是人性的深刻反映
真正的信仰是與崇高和神圣連在一起的,是對于崇高和神圣價值的信念。
沒有信仰,就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和生命;沒有信仰,就沒有名副其實的國土。----美國詩人惠特曼
(二)信仰的類型
一種是對虛幻的世界、不切實際的觀念、荒謬的理論的盲目相信、狂熱崇拜。
另一種是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對建立在正確認識基礎上的理論主張或思想觀點的堅定不移、身體力行。后者就是我們所主張的信仰。
這兩種信仰雖然性質不同,但都使人的整個精神活動以信仰為核心,圍繞它形成一個完整的精神系統。信仰并不都是科學的,但不科學的信仰往往顯得更虔誠。
(三)信仰的特征
1、信仰是人們的精神家園和行動指南
2、信仰是人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的選擇和持有
3、信仰具有超越性
4、信仰高度依賴理論
二、信仰的功能
(一)信仰是民族國家生生不息的源泉
1、社會控制功能:
2、社會整合政治凝聚功能:
3、功能:
1、社會控制功能
一切處于統治地位的信仰都具有維護和穩定社會秩序的功能。信仰通過論證世界的現狀、現存的社會制度是天命、神意的體現來將其神圣化,使其變為群眾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的東西。
可以調和階級矛盾。
——拿破侖說:“我從宗教看到的不是化身的奧秘,而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奧秘。”又說:“一個社會沒有財富的不平等就不能存在,而財富的不平等如果沒有一個權威來對他說:‘這是上帝的意志,世界必須有窮人有富人,但是死后在永恒的世界里將有另外一種分配。’那么窮人是無法接受差別的。”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歌德晚年對信仰有過精辟的論述:“世界歷史唯一真正的主題是信仰與不信仰的沖突。所有信仰占統治地位的時代,對當代人和后代人都是光輝燦爛、意氣風發和碩果累累的,不管這信仰采取什么形式;另一方面,所有不信仰在其中占統治地位的時代,都只得到一點微弱的成就,即使它也暫時地夸耀一種虛假的繁榮,這種繁榮也會飛快地逝去”。
中國假貨到處泛濫成災,連食品、藥品也敢造假,大米是有毒的,奶粉是大頭的,牛奶是三聚氰胺的,鴨蛋是蘇丹紅的,豬肉是注水和瘦肉精的,油是地溝的,藥品不治病,還起副作用。廣告宣傳是假的。
公地悲劇
2、社會整合與政治凝聚功能
信仰具有使社會的個人、群體或使各種社會勢力、集團凝聚為一個統一整體的作用,并且能使這種整體內部團結、步調一致。
信仰的整合功能在不同的情況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當信仰共同體與民族或國家共同體相一致的條件下,宗教的整合功能就會起到促進民族或國家內部團結一致的作用;相反,當信仰共同體與民族或國家共同體不一致時,信仰的整合功能則會破壞民族和國家的內部團結。
前蘇聯:2000萬黨員的蘇共,一夜之間垮臺。自殺率居高不下。1990年自殺人數達2.64萬人,1998年為3.54萬人,2001年達到3.97萬人。
羅馬尼亞:羅馬尼亞6個公民中有1個黨員,齊奧賽斯庫逃跑的時候,沒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八旗軍:憑借10萬八旗軍,馬踏中原,征服偌大的中原。鴉片戰爭,英法聯軍進北京,八國聯軍進北京,便清軍望風十里,一觸即潰。——家天下,士兵效忠的是軍餉,而不是國家利益。
國民黨:北伐時期,依靠“三民主義”信仰,所向披靡;解放戰爭,一觸即潰,濟南戰役,國民黨守軍10多萬,幾乎頃刻之間土崩瓦解。——國民黨軍閥信仰缺失蛻變為四大家族的家丁。
3、國家旗幟功能
東盟論壇上的尷尬:
對“中國威脅”與“經濟侵略”的反思
核心價值觀影響制度設計和權力運行,進而影響思維方式和話語系統。西方人認為,中國人如果想要告訴世界自己的出牌套路,就要把自身的核心價值觀告知世界。要構建和諧世界沒有核心價值觀是不行的。
蘭德公司的預言
(二)信仰是個人安身立命之本
1、世界觀功能
信仰首先是人們的一種世界觀,是觀察、認識世界的方法論原則。
對于諸如人的本質、世界的本質、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和外部世界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我的關系等重要的認識問題,信仰為解決它們提供了系統的原則。
其中神靈創世論、靈魂不滅論、因果報應論等宗教觀念則是人們認識活動的最基本的出發點。宗教世界觀體現在信徒的全部行為和觀念中,體現在宗教組織的結構和作用中。
拿破侖曾經說過:“基督存在的本質是奧秘的,我并不明白。但我明白一件事,他能滿足人心。拒絕他,世界就成了一個費解的謎;相信他,人類的歷史就可以找到圓滿的答案。”
荊學民指出:“世界觀的形成和獲得雖然可以是科學地認識世界的結晶,也可以以一定的知識觀念或理論體系表達或陳述出來,但它卻必須依賴信仰所提供的‘超越性’而獲得自己完整的規定性,并且要以‘信仰’的形式存在于主體的精神世界之中。凡世界觀在思維方式中的作用,一般意義上均可理解為信仰的作用。
蘇格拉底和譚嗣同的故事
2、行為規范功能
例如宗教信仰能夠通過神的權威和禮儀、教義等約束、規范教徒的行為,使之符合宗教的道德要求。它還具有指導教徒通過思想和身體的修煉來進行自我約束的特殊作用。
信仰可以補償法律和道德倫理的作用。
認識自己,連接世界。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批判與愛是不可或缺的人性,但若沒有信仰,缺少價值尺度,批判就成了罵街,愛就是花癡。
信仰缺失的后果是文明程度的下降,對崇高的訴求為零、對尊嚴的訴求為零、對體面的訴求為零。
3、心理調適功能。
亞布洛柯夫:“在宗教里,一切矛盾被臆想地消除:現實壓迫被‘精神自由’克服,社會的不平等在罪惡和痛苦中變為平等;人們的互不信任在‘基督的懷中’化作兄弟情誼;人實際上的無能被上帝的萬能所補償,死者成永生;整個充滿罪孽和不公正的世界被‘天堂’代替。補償功能的心理學方面在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宗教才能成為解除精神緊張狀態的手段。”
平常心、禮物
三、幾種主要信仰簡介
(一)宗教信仰
(二)拜金主義信仰
(三)權力意志主義信仰
(四)科學技術主義信仰
(一)宗教信仰
基督教:贖罪(人生下來就犯了原罪,要不斷的做好事來贖罪,將來才能進天堂。要寬恕和愛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敵人。)
佛教:輪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現世報,就是來世報。六道輪回,辦好事多將來到極樂世界,作惡多將來變餓鬼下地獄。六道指:天、阿修羅、人、畜牲、餓鬼、地獄)
伊斯蘭教:前定(人所做的一切,都是萬能的真主安拉事先安派好的,自己是沒法改變的。)
關于佛教
佛教的基本教義
1、四諦法:苦、集、滅、道
四諦法實際上運用緣起理論去看人生,把人生看成是一個由四大會聚、五蘊和合而成的假相、幻影。而世俗之人把這假相視為一個實體,故有主客對待,因之追求、執著及由之而來的求不得等種種煩惱、痛苦,而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的目的就是為了滅除人的種種煩惱而求得解脫。
苦:人生皆苦,如八苦:生、老、病、
死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
愛別離苦、五取蘊苦。
五蘊:色、受、想、行、識。
集:苦的原因(煩惱):貪、瞋、癡
滅:涅槃(最高境界)
道:求得解脫的道路、方法(三學、八正道等)
中國佛教的代表----禪宗
六祖慧能把印度佛教變為中國佛教
六祖革命內容:
1、即心即佛
2、頓悟成佛不立文字
3、把出世的佛教變成入世的佛教
1、關于基督教
起源于一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相傳為拿撒勒人耶穌所創立。基督教最初為猶太教的下層派別,公元1—2世紀間逐步同猶太教分裂,成為新的宗教。
基督教的經典為《圣經》,包括《舊約》和《新約》兩部分,因此,現在《圣經》的中譯本書名是《新舊約全書》。
包括羅馬公教(在中國亦稱天主教)、正教(亦稱東正教)、新教(在中國通稱基督教或耶穌教)三大派系。
基督教各派共同信奉的教義有:上帝、耶穌、圣靈、教會、上帝創世說、原罪說等。
2、關于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興起于7世紀初的阿拉伯半島。中國舊稱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
伊斯蘭一詞原意為“順從”,指順從神——安拉(中國穆斯林亦稱為“胡達”或“真主”)的意志。穆斯林是伊斯蘭教徒的通稱,原意為“順服者”,即順服安拉旨意的人。
該教為穆罕默德所創立。
伊斯蘭教的根本經典是《古蘭經》,被認為是“安拉的言語”。
伊斯蘭教教義中有五個基本信條:
一是,相信安拉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恩養者和唯一的主宰。
二是,相信天使是安拉用“光”創造的一種妙體,人不能眼見,天使執行安拉的命令。
三是,相信《古蘭經》是“安拉語言”。
四是,相信先知是安拉派遣傳道的“使者”。
五是,信后世。
穆斯林有五項宗教功課,簡稱“五功”:證言、禮拜、齋戒、天課、朝覲。
3、關于道教
道教是我國特有的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產生于東漢中葉。
道教是多神教:
“三清尊神”:“玉清元始天尊”也叫天寶君、“上清靈寶天尊”也叫太上大道君、“太清道德天尊”也叫太上老君,即被神化了的老子。
“四御天帝”:玉皇大帝、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皇上帝和后土皇地祗。
還有:星君、斗姆、五岳尊神和河海之神等;人體器官之神;民間俗神;功臣烈士之神;道教女神等。
道教的最高信仰是“道”。
道教的教主是太上老君,即被神化了的老子。
道教教徒修煉追求的是仙人境界。
道教主張現實社會的人們要依照內丹法,則按程序修煉自己的元精、元氣、元神,從而超越現實社會和人生,最大限度地開發個體生命和心靈的潛能,從而達到“道”的高度,這就是仙人境界。
(二)拜金主義信仰
馬克思:“資本來到世間,就是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和冷酷的現金交易之外,再也沒有任何關系。它把宗教的熱忱、俠義的血性、兒女的深情,都淹沒于錙銖計較的冰水之中。”
富豪明星化,炫耀消費、頻頻“做秀”,不斷轉化身份,塵封發家歷史,漂白企業污點,以所謂企業“原罪”原諒縱容自己。要么花天酒地,醉生夢死,;要么“雞飛狗跳”,官司不斷,惶惶不可終日。穿拖鞋、開大奔、吃鮑魚、包二奶、購豪宅、買飛機,成為富豪身份的“名片”。我國每年自殺人數有30萬人左右,其中不乏數目不少的富豪。
1911年,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創立了卡內基基金會,奠定現代慈善事業基礎。最終,作為美國第一代的超級富翁,卡內基捐出他的全部身家。還留下一句觸達富人靈魂的話:“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
(四)科學主義信仰
工具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和手段的高明化。為了達到既定目標,把手段、資源和程序安排、策劃到最經濟合理的狀態。現代技術的本性就是這樣,講求精密、度量、速度和方法的效用性。人的自主性創造了技術,現代技術在弱化人的自主性,人類就這樣被這頭“龐然大物”牽引,走向一個自己無法知曉的去處。
四,樹立辨證唯物主義信仰
(一)宗教信仰的虛妄性
(二)拜金主義信仰的人性異化
(三)權力意志信仰的沒落性
(四)科學主義信仰的非科學性
(五)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
現代人的認識誤區:人類最根本的追求是對征服力和影響力的追求。人們的物質需求是極其有限的,而精神追求卻永無止境,只有實現了精神領域的安寧與淡定,人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幸福人。
從肉體上說,每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人都是人;但從精神上講,每一個人都有待努力地做人,去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決定一個人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地位的核心要素,不是他的物質財富,也非他的社會地位,而是他的人格精神。這就是精神屬性的奧妙之處,也是人性問題的核心所在。
(一)宗教信仰的虛妄性
“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354頁。)
——恩格斯
“宗教是麻痹人民的精神鴉片”。
——列寧
恩格斯關于宗教神靈觀念產生
根源和特點的觀點:
第一,“幻想的反映”是宗教反映社會生活方式的顯著特點。
第二,宗教觀念所扭曲反映的核心內容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這種外部力量(也叫異己力量)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自然力量,另一個是社會力量。
第三,“超人間”性是宗教觀念的顯著特點。
宗教的神靈觀念作為人的主體意識,是一種在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出現的扭曲了的和異化了的主體意識。
“宗教就是那些沒有獲得自己或是再度喪失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感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2頁)
“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嘆息,是無情世界的心境,正象它是無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樣。”(《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頁。)——馬克思
(二)拜金主義信仰的人性異化
2007年美國的《科學》雜志第一期登了獲得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心理學家的一篇文章,題目叫做:如果你更富有,你會不會更幸福?他研究了美國跨國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在漲年薪前后各一個月時間里,他們的幸福感指數變化。他們年薪增漲的幅度是20萬到120萬。他的研究結果很令人沮喪,研究結果是漲年薪對這些高管的幸福感指數的影響等于零。幸福感跟一個人的身份地位沒有直接的關系。
(三)權力意志信仰的沒落性
(1)激情與直覺比邏輯化反思理性活動更根本
(2)基督教倫理是一種與生命敵對的倫理(如奴隸道德):
“上帝已死!”
“世紀病”——人生意義缺失
終極價值喪失
信仰危機蔓延
(1)只有在狂醉的情緒體驗中,世界萬物的原始意義才向人類透露出來
(2)權力意志(Thewilltopower:求強大力量的意志)是尼采對酒神狀態的實質作的理論化解釋
(四)科學主義信仰的非科學性
“忘記人之存在”的科學主義
(1)突出這個時代的精神貧乏
(2)突出科學技術與工業文明的發展對人的生存及其世界帶來的悲劇性后果
(五)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
中國共產黨由持有同一信念的人們組成、用嚴明的組織紀律和完整的組織結構共同約束的組織。中共之所以為中共,是由于其有共同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或共產主義信仰,一旦沒有或失去了這一共同信仰,就不成其為共產黨了。同樣,一個人之所以被看作共產黨人,就是因為他是信仰馬克思主義并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終生的人;如果他完全喪失了這一信仰,他也就不配稱為共產黨員了。中國共產黨以這樣的信仰把黨員凝聚在一起,有著不可估量的組織原動力,這是它能夠取得革命成功的一個最為關鍵的因素。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信仰的理論基礎,是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理論前提。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又是崇高的
☆馬克思主義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馬克思主義以改造世界為己任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人類社會必然走向共產主義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基本認識的基礎上的科學預見。
(以上僅為提綱,具體以現場演講內容為準)
(作者系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 省社科聯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
- 湖南省社科聯九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召開
- 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40余項湖南社科普及活動清單來啦!等你來解鎖……
- 倒計時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明日啟動
- 倒計時2天! 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即將啟幕
- 湖南省社科普及讀物專區在湖南圖書館亮相
- 省社科聯開展“書香潤社科·青春擔使命”“五四”青年主題讀書分享會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動周啟動
- 婁底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
- 《常德通史》編纂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召開成立大會暨周敦頤理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 湘潭市社科聯到會祝賀湖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聯赴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立項課題推進情況
- 湘潭市社科聯開展“我愛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
- 張家界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