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貴舫:我省促進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的主要做法及問題
文章來源:湖南社科網 作者:馬貴舫 時間:2014-09-24 10:35:26一、主要做法
1、著力優化創新創業社會環境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在推進全省創新創業工作中,把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社會氛圍擺在重要位置,努力培育適宜創新創業的文化土壤。一是廣泛宣傳創新創業,如2012年以來,中央媒體如《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等多次刊發創新創業的湖南故事。二是著力推進創新驅動戰略,印發了《創新型湖南建設綱要》等指導性政策文件出臺。三是營造創新創業氛圍,2013年舉辦湖南省創新創業大賽;今年7月舉辦了首屆湖南省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參賽者最高可獲得15萬元的獎金和最高額度為300萬元的貸款扶持。
2、著力改進創新創業公共服務體系
一是以政府服務提速提質、高度尊重市場經濟主體地位為導向,2013年10月省政府下發《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通知》,取消行政審批項目11項,其中省本級下放行政許可項目50項,為創新創業活動松綁。二是加強了創新創業政策法規體系建設,先后在產學研結合、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出臺了促進產學研結合增強創新創業能力、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試點、促進科技金融結合等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三是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不斷加強,上線運行《湖南省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啟動了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專項工作。四是進一步整合了全省創新創業資源,組建了大型儀器協作網、科技文獻資料網、行業技術服務平臺、各類檢驗檢測中心和工業設計中心等各類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啟動湖湘青年科技創新創業平臺建設,為35歲以下的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創新促進平臺、創業服務平臺、資源共享平臺。五是加強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建立了產業專利聯盟,鼓勵以入股、質押、轉讓、許可等方式實現專利技術的市場價值,支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六是進一步加強了創新創業指導工作,全省各園區大都建立了創業導師制度,有效地提升了創新創業的成功率。
3、著力完善創新創業激勵機制
我省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激發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有效地激勵了高層次人才的創新創業熱情。一是加大創新創業投入力度,注重發揮財政資金在引導人才創新創業中的帶動作用,2012年各級財政資金研發投入達到47.1億元,是2005年的3.7倍;同時整合社會融資、企業投資、個人出資等,2012年全社會研發投入達287.67億元,是2005年6.5倍。二是加強科技創業激勵政策創新,在全國率先實行兩個“70%”的激勵政策,突破了國內其他地方10%-35%的慣常做法。三是加大人才工程實施力度,在省級層面相繼推出了“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新世紀121人才工程、芙蓉學者計劃、“百人計劃”等人才專項計劃,其中,僅“百人計劃”2011年對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的支持就達到1380萬元。各市州、縣市區、各園區都出臺了相應的配套政策措施,不斷加大支持力度。四是加強表彰獎勵,設立了優秀專家等一系列獎項,給予創新創業人才適當的獎勵。比如,2006-2012年省財政安排經費5579萬元,重獎科技人員;長沙高新區2012年獎勵金額達1000萬元,株洲高新區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對高層次人才的創新創業給予資助和扶持。
4、著力建設創新創業載體
目前,全省擁有獨立科研與技術開發機構25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00個;國家高新區3個,省級高新區3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11個;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33家,在孵企業2600余家;已組建產業技術戰略聯盟54個,成員單位超過700家。加強產學研合作,建立省部級以上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3個;與本省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的國內高校70余所,科研院所30多個,共建創新平臺169個,為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施展才華創造了廣闊的舞臺。
5、著力改善創新創業投融資體系
2012年,出臺了《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加快創新型湖南建設的實施意見》、《湖南省科技保險工作試點方案》、《關于促進專利權質押貸款工作的意見》等政策措施,為科技金融結合工作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設立了省級科技金融結合專項,相繼成立了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天使基金、中小企業信用促進基金和第三家科技支行,2012年科技投入引導比達到1:8以上。加大了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建設,開通了湖南科技金融網。探索建立了創業投資、天使投資、境內外上市、代辦股份轉讓等投融資服務模式,以股權投資為核心、擔保貸聯動、分階段連續支持的新機制。2007年組建的省高新創業投資公司,幾年來引導創投資本40億元,帶動社會化投資90多億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創新創業宏觀管理機制不健全
主要原因是政府職能部門職能轉變不到位。以科技管理為例,目前職能部門比較看重財政性的公共科技資金的分配,但忽視了社會化的創新創業資源的組織和動員;比較看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開發,對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重視不夠;比較注重研究開發的某些單個環節,而忽視打造創新創業整體鏈條和網絡;比較看重部門化的行政管理,而缺乏統籌協調、規劃引導、政策激勵、機制重塑、服務支撐等的綜合管理等。
2、創新創業要素互動不夠
創新創業環境不僅需要創新創業資源與要素的聚集,更重要的是創新創業要素之問的互動與聯系。促進企業、科研、人才、資金等資源之問的互動與聯系,是能否實現創新創業的重要因素。目前,我省創新創業要素市場發育不完善,市場在促進創新創業要素互動中的作用發揮不好;技術、資金、人才、管理等要素之間集成不夠,不能實現優勢互補。比如,2013年我省技術交易額僅51億元,遠遠低于北京的2252億元,也遠遠低于上海、廣東、江蘇、陜西、湖北、四川等省市。再比如,新技術進不了企業,難以與資金、管理結合,無法實現其價值;資金聚集不夠,中小科技企業得不到資金支持等等現象,我省也是比比皆是。
3、產學研結合不緊
產學研一體化平臺是推進創新創業的重要抓手。目前我省缺乏聯系緊、結合好、做得實的產學研合作平臺,一些產學研合作平臺有名無實、有形無神,沒有具體合作內容,合作難以深化。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由于產學研各方在價值取向上不一樣,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員更多偏向“成果”,主要追求發表論文、出版著作;企業、創業人員更多偏向“效益”;政府部門更多偏向“政績”,追求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目前我省還缺乏的各方價值取向的協調機制,還不能把產學研各環節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引導、凝聚到一起。再比如,創新創業鏈條各主體收益歸屬還不明確,缺乏制度化的規定,參與產學研合作的各要素的利益分配協調困難,難以深度介作并實現優勢互補。
4、創新創業服務不到位
根據發達地區的經驗,創新創業服務應該是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服務體系,是一個整體的服務鏈條,但我省在這方面還存在差距。比如政府服務方面,還存在著服務就是收費、就是審批的問題。據統計,目前我省面向企業的收費項目還有69個大類,調研中也發現一些職能部門還存在吃拿卡要的問題。在中介服務方面,多數中介公司不能有效提供技術成果轉移中介和咨詢服務,很難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在融資服務方面,高新技術風險投融資、咨詢與評估、風險資本退出等體制機制不能滿足企業需要,信用擔保機構不能為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提供足夠的融資擔保服務,“科技銀行”培育滯后等等。
5、政府創新創業推動不力
一是缺乏推動創新創業的頂層設計和戰略抓手。現在我省有創新規劃,有產業規劃,有人才規劃,但缺少把推動創新創業與人才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的頂層設計。因為缺乏頂層設計,實踐中就缺乏戰略抓手。二是科技投入力度不大。2012年,我省R&D投入強度僅為1.3%,不僅遠低于全國1.98%的水平,更遠遠落后于北京(5.95)、上海(3.37)、江蘇(2.38)、浙江(2.08)等省市。三是創業扶持引導不力。融資是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根據國內外的經驗,大部分創業者需要的小額貸款、擔保租賃、新的金融產品等都需要政府的引導,特別是在創業早期投資階段,政府更需要發揮引導和示范功能,但在這方面,我省還做得不夠。
- 省社科聯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
- 湖南省社科聯九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召開
- 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40余項湖南社科普及活動清單來啦!等你來解鎖……
- 倒計時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明日啟動
- 倒計時2天! 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即將啟幕
- 湖南省社科普及讀物專區在湖南圖書館亮相
- 省社科聯開展“書香潤社科·青春擔使命”“五四”青年主題讀書分享會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動周啟動
- 婁底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
- 《常德通史》編纂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召開成立大會暨周敦頤理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 湘潭市社科聯到會祝賀湖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聯赴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立項課題推進情況
- 湘潭市社科聯開展“我愛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
- 張家界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