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深化湖南與新疆經貿文化合作
作者:省政府經濟研究信息中心課題調研組 時間:2015-04-11 09:45:08內容提要:近年來湖南與新疆立足各自優勢,在經濟、社會領域的合作不斷加深,合作基礎不斷夯實。在國家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背景下,應立足新定位,轉變湖南單方面“援疆”的固有觀念;探索新機制,搭建官方和民間兩個平臺;打造新紐帶,加強在通道、產業和市場三方面的對接;拓展新領域,深化文化、科教、人才和旅游四方面的合作,最終實現兩地“互利共贏”。
伴隨著我國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先后召開兩次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新疆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進一步深化湖南與新疆經貿文化合作,不僅是湖南積極響應國家全國一盤棋做好新疆工作的客觀要求,也有利于湖南積極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推動湖南在開放與合作中謀取新的發展機遇。
一、湖南與新疆經貿文化合作成績喜人
湖南與新疆歷史淵源很深,同時經濟互補性強,近年來兩地立足各自優勢,合作不斷加深,合作基礎不斷夯實。
(一)對口支援成效顯著。一是堅持項目驅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2010-2013年,湖南共累計實施項目62個,安排援疆投資計劃8.98億元,其中45個項目已完工,其它項目正有序實施。湖南援疆項目,實施進度和資金到位速度均居各援疆省份前列。援疆項目涉及到吐魯番地區產業、教育、民生等各行各業,推動著吐魯番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二是堅持政策促動,民計民生逐步改善。一方面,農牧民居住條件不斷改善。2010-2013年,湖南援疆農村安居富民工程已經完成26800戶,完成城鎮廉租房建設2110套。另一方面,2010年啟動的吐魯番市大草湖引水工程使得城市居民和農牧民的飲水問題不斷改善。三是堅持教育推動,居民素質不斷提升。一方面,深入實施中小學雙語骨干教師、職業雙師型教師等九大培訓項目,培訓了吐魯番350多名骨干教師和教育管理干部。另一方面,創建吐魯番地區實驗中學,在長沙周南中學開辦吐魯番高中班,湖南14所高校每年招收吐魯番地區定向計劃生100人以上,為廣大的吐魯番學子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四是堅持人才帶動,優秀人才雙向流動。先后選派七批共465名援疆干部奔赴吐魯番,涵蓋黨政機關、教育、衛生、科技等領域。啟動對口援疆青年科技英才培養計劃,將在2012-2016年五年間,每年為吐魯番培養40名青年科技骨干人才。
(二)產業對接取得新進展。一是堅持規劃引導,產業合作機制日趨完善。早在2010年,兩地經信委就簽訂了《產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兩地經信委、國資委等部門不定期組織企業參加湖南-新疆產業合作對接會,兩地產業互利合作長效機制初步建立。二是突出資源整合,優勢產業結合日益緊密。“十一五”以來,湖南鋼鐵、煤炭、機械制造等優勢產業的龍頭企業利用新疆加速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豐富的特點,加大產業對接力度,先后有200多家湖南企業在新疆投資,總投資額近500億元。與此同時,特變電工、新大新集團、阿凡提物流等新疆大型企業也紛紛進駐湖南,投資興業。三是注重資本運作,產業創投基金成功設立。2012年9月,新疆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湖南高新創業投資集團等5家企業共同出資設立融匯湘疆創投基金,標志著兩地合作從實業項目合作上升到金融資本合作。
(三)經貿往來實現新突破。一是行業商會助推發展。兩地商會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參與和保障兩地經貿合作。2006年成立的新疆湖南商會現有會員企業186家,年營業額260億元,創稅10多億元,反哺湖南投資40多億元。2012年成立的湖南新疆商會現有會員企業60多家,在湘累計投資近100億元,解決就業崗位5000多個。二是產品互補效果明顯。兩地商務部門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動“湘品入疆”和“疆品入湘”,兩地特色產品均已在對方市場上打開銷路。三是對外開放進展喜人。湖南將亞歐博覽會作為開拓俄羅斯及中亞市場的重要平臺,組團并由省領導帶隊參加了前三屆亞歐博覽會。2013年湖南與俄羅斯及中亞五國進出口總額為6.85億美元,比上合組織成立以后的2003年的6113萬美元增長了10倍。
(四)人文交流結出新碩果。一是高層互動日益頻繁。湖南與新疆雖然距離遙遠,但往來頻繁,源遠流長。2010年4月張春賢同志調任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后,兩地高層領導間互動更為頻繁,為兩地交流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文化交流愈發密切。兩地廣電部門簽訂合作交流協議,致力于加強廣播電視宣傳、節目制作、經營管理、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合作。推動兩地優秀藝術劇目演出交流,互相展示對方特色文化,搭起群眾文化交流平臺。三是旅游合作縱深推進。兩地旅游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湖南旅游局將旅游行業管理系統無償提供給新疆,雙方共同加強旅游資源推介和宣傳,鼓勵和支持旅游企業組織包機和各類旅游專列。
二、深化湖南與新疆經貿文化合作潛力巨大
當前兩地經貿文化合作仍存在對口支援輸血有余、造血不足,產業對接廣度較窄、深度不夠,距離遙遠、文化和習慣差異較大等問題,同時新疆較嚴峻的維穩壓力也制約著兩地合作深入發展。伴隨著新疆戰略地位日益突出,兩地經貿文化合作仍大有潛力可挖。
(一)能源合作需求旺盛。湖南能源資源嚴重匱乏,供需矛盾突出,缺煤無油少氣。而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石油、天然氣、煤炭資源量分別占全國陸上資源量的30%、34%和40%,風能、太陽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可利用量居全國前列。與之毗鄰的中亞和蒙古也是世界上能源資源最富集的區域之一,油、氣、煤、有色金屬儲量非常豐富。進一步深化兩地合作,可有效破解湖南能源瓶頸。
(二)經貿合作空間廣闊。一方面,新疆是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擁有17個國家一類陸路開放口岸和2個航空口岸,建有通向歐亞內陸的鐵路、公路、航空及管道四位一體的綜合交通網絡,區位優勢明顯。湖南處于規劃中的絲路南帶大通道上,完全可以通過深化與新疆的合作,搶抓“向西開放”機遇,加強與沿線國家經貿往來,彌補湖南開放型經濟短板。另一方面,湖南“一帶一部”區位優勢日益凸顯,立體交通網已初具規模,當前湖南正力圖打造中部商貿物流新高地,新疆完全可以通過深化與湖南經貿往來,開拓廣大中東部市場。
(三)產業合作前景可觀。當前新疆結合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規劃,重點布局包括機械裝備、輕工產品、紡織服裝、建材產品等在內的十個進出口產品加工基地。湖南在機械裝備、建材產品、化工產品、金屬制品以及信息服務等行業都具備較好的產業基礎,完全可以借此機會,加強湖南優勢產業和新疆優勢資源對接合作,推動兩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四)人文交流潛力巨大。新疆地緣獨特,民族眾多,文化多元,是四大文明的交匯之地,有著“人類學博物館”的美譽。而湖湘文化源遠流長,湖南文化產業在全國美譽度很高。同時,湖南高校資源豐富,是傳統教育大省;自主創新能力較強,有著一批在國際上領先的科技成果;醫療衛生方面也具備雄厚實力。因此,在新疆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文化科教中心和醫療服務中心的背景下,兩地在文教衛科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同樣潛力巨大。
三、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深化湖南與新疆經貿文化合作的建議
深化湖南與新疆經貿文化合作,要立足新定位,轉變一種觀念;探索新機制,搭建官方和民間兩個平臺;打造新紐帶,加強在通道、產業和市場三方面的對接;拓展新領域,深化文化、科教、人才和旅游四方面的合作,實現兩省區互利共贏。
(一)立足新定位,轉變“一種觀念”。伴隨著我國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新疆在國家“向西開放”戰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湖南“一帶一部”新優勢日益明顯,兩地應積極搶抓新格局帶來的新機遇,立足資源、產業的強互補性,深化合作,把新疆作為湖南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亞歐大陸的重要橋頭堡,湖南作為新疆深入中東部,對接東盟的重要中轉站來打造,帶動兩地經濟社會發展。因此我們要轉變觀念,把對推動兩地合作的認識,從湖南單方面援疆轉到實現兩地互利共贏上來,增強深化合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探索新機制,搭建“兩個平臺”。建議兩地簽訂省級層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立兩地政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確定雙方落實框架協議的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重大活動等,相關責任部門按照責任分工,細化工作任務,嚴格目標考核,推動工作落實。一是建議在現有對口援疆前方指揮部的基礎上成立湖南省政府駐烏魯木齊辦事處,在繼續全面推進援疆工作的基礎上,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做文章,積極收集相關動態信息,開展專題信息調研,為省委省政府推動湖南“向西開放”提供信息服務。同時,積極為兩地企業傳遞信息,推進合作交流,為深化湖南與新疆乃至“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經貿文化往來牽線搭橋。二是充分發揮商會、協會等社會中介組織作用,加強行業自律,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支持商會發展壯大,助推兩地合作。
(三)打造新紐帶,加強“三個對接”。一是加強通道對接。抓緊優化湖南“鐵公水空管(道)”運輸網絡體系,改善向西的立體交通運輸條件,推動“湘歐快線”國際班列常態化運營。爭取開通一批長沙黃花機場至烏魯木齊及中亞、烏魯木齊經長沙至東南亞的貨運航班,依托城陵磯、霞凝港、黃花機場等,承接中亞、新疆輸往內地的物資轉運、配送等業務。二是加強產業對接。發揮兩地各自優勢,推動湖南資源類產業向西建立原材料基地,技術類產業向西輸出產品,市場類產業向西建立生產基地,服務類產業向西建立服務網絡。三是加強市場對接。一方面,促進兩地市場開放,消除限制商品流通及市場準入等方面的障礙,支持兩地老字號、知名品牌、名優特產在對方區域開展品牌推廣、巡展活動。共同建設湖南-新疆網上博覽會,促進兩地電子商務發展。另一方面,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兩地重要展會,為兩地企業合作搭建平臺,幫助湖南企業和產品進入中亞市場,新疆企業和產品進入我國中東部市場。
(四)拓展新領域,深化“四個合作”。一是深化文化合作。組織湖南文化企業、演藝團體等積極參加新疆各種文化活動,展示湖湘文化魅力,積極引進新疆文化企業與演藝團體來湘演出、參加活動,推動兩地文化交流與交融。發揮湖南在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動漫設計、演藝等方面的優勢,推動兩地文化企業合作,結合絲路輻射區內的文化特色,打造有特色、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共同推進文化出口。二是深化科教合作。科技合作方面,圍繞新疆特色產業發展的科技需求,幫助新疆引進和培養開發創新型科技人才資源。而湖南要利用“中國—中亞科技合作中心”這個平臺,在現代設施農業、石油化工、無機鹽化工、礦產資源開發、新材料、太陽能利用等領域加大與中亞國家及新疆在科技人才聯合培養與引進力度。教育合作方面,深化對新疆尤其是吐魯番地區雙語骨干教師的培訓水平,繼續加大對吐魯番地區定向本專科學生的培養力度,做好新疆高校畢業生來湖南培養工作。推動兩地高校、職業院校開展課程資源共享、課題合作研究。三是深化人才合作。一方面是在繼續做好干部援疆的同時,重點選派優秀教師、醫生等直接惠及民生的專業技術人才,以及城市建設與管理、工業園區規劃和工農業生產技術等緊缺急需人才交流至新疆。建立健全對口培養機制,充分發揮援疆人才傳幫帶作用。另一方面加強對新疆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的培訓,同時鼓勵湖南各類人才到新疆創業。四是深化旅游合作。兩地共同開發旅游資源,建立協作配套的旅游服務體系,加強兩地間旅游項目投資領域合作,組織旅游項目及旅游資源考察,推動客源共享和市場互動。加快跨省旅游服務誠信體系建設,聯合建立健全旅游企業信用警示、懲戒機制。兩地共同努力,積極與民航企業協調,在旅游旺季增開兩地重要節點城市直飛航班,對于旅游企業組織兩地間旅游包機、專列的給予獎勵。
(課題主持人:梁志峰,主要研究人員:周發源、唐宇文、湯建軍、粟志遠、彭蔓玲、劉琪、羅德強)
- 省社科聯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
- 湖南省社科聯九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召開
- 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40余項湖南社科普及活動清單來啦!等你來解鎖……
- 倒計時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明日啟動
- 倒計時2天! 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即將啟幕
- 湖南省社科普及讀物專區在湖南圖書館亮相
- 省社科聯開展“書香潤社科·青春擔使命”“五四”青年主題讀書分享會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動周啟動
- 婁底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
- 《常德通史》編纂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召開成立大會暨周敦頤理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 湘潭市社科聯到會祝賀湖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聯赴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立項課題推進情況
- 湘潭市社科聯開展“我愛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
- 張家界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