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優工作水平 拓展社科影響
作者:常德市社科聯 時間:2015-08-26 22:22:40近年來,常德市社科聯堅持“服務中心、深化研究、加強交流、推進科普”的工作理念,積極整合優勢資源,大力搭建工作平臺,精心打造活動品牌,推動社科工作影響不斷拓展,為服務上級決策、推動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主要做法如下:
一、以服務發展為目標,做精社科課題研究
開展社科理論研究工作重在出精品。我們注重發揮自身在理論研究上的牽頭作用,積極整合多方資源,努力將重點課題做深、做精、做實。
1.通過精心策劃確保課題的科學嚴謹。探索和建立課題申報制度,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組織全市各社科類團體開展選題申報工作,市社科聯根據上報選題,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集中研討,科學分析課題研究價值和可行性,先后確立了“拼搏創業、促進崛起”、“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跨越發展”、“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促進創業就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從文化名城到文化‘民成’”等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前瞻性的課題重點進行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理論成果,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如:2012年,我們著眼市委推進“文化強市”這一重大決策,聯合市委宣傳部共同啟動了《常德市文化名城建設的經驗總結與提升對策研究》課題研究,并被省哲學社會科學評審委員會作為省級立項的委托課題,在實現社科省級課題零的突破的同時,也為文化強市建設提供了較為科學的理論支撐。
2.通過扎實調研強化課題的實際效果。調查研究環節直接決定課題成果的質量,我們積極組織研究隊伍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推動課題研究落到實處。我市九溪鄉是全國群眾文化先進鄉,我們以此為題,扎實開展了課題調研。去年3月,在省社科聯、市委宣傳部的支持下,在桃源縣九溪鄉舉辦了“湘江時論”暨“九溪文化現象”專題研討活動,來自省社科聯、省內各高校、湖南人民出版社、常德藝研所、常德文化產業促進會的文藝理論專家學者60多人齊聚九溪,現場圍繞“九溪文化現象”涉及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開展了深入廣泛的調查研究和探討。7月,舉辦了“九溪文化現象”研討座談會,省、市、縣三級社科工作者再次匯聚九溪鄉,與地方文化工作者、民間藝人面對面開展學術交流,多層面、多角度對“九溪文化現象”展開了專題研討。通過多次深入基層開展調研,交流高質量論文50多篇。我們從中遴選30篇高質量的論文,精心編撰了《文化九溪》一書,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公開出版,為指導我市農村文化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得到市委領導的充分肯定。
二、以平臺搭建為重點,做活社科宣傳普及
1.狠抓了科普基地建設。采取以獎代投的形式,加大社科普及陣地建設力度,在去年9月舉行的全國社科普及基地授牌儀式上,我市東方紅博物館繼2013年被確定為全省第二批省級社科宣傳普及基地后,又被確定為全國科普宣傳基地。該基地充分發揮教育引導作用,先后開展了“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紅色藏品展”、 “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藏品展”、“抗戰勝利70周年實物展”等系列人文社科普及活動,得到中央、省主流媒體推介,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此外,我們還先后確立了太陽山森林公園、東方紅會館、市規劃展示館等三個市級社會科學宣傳普及基地,并通過組織省級社科普及基地申報,不斷加強基地的規范管理和業務指導,推動我市社科普及基地功能逐步完善。在此基礎上,我們積極組織協調,鼓勵和支持社科基地免費對市民開放,并依托陣地組織市內各社科團體采取巡展、巡講等形式,深入開展“全民科技周”普及活動,讓市民親身感受人文社會科學的獨特魅力。
2.鞏固了社科理論陣地。由社科聯主辦的《常德論壇》質量不斷提高,發行范圍穩步擴大,影響持續提升,與全國200多個大中城市的社科聯、高校交流,每期發行3000多冊,成為市內刊物展示理論成果、反映時政熱點的重要窗口。依托這一理論平臺優勢,先后圍繞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社科普及”、“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新常德、新創業”、“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社會科學知識普及宣傳”等優秀論文征集評選活動,反響良好。在刊物的帶動下,市內各學術團體也加強了刊物建設,如: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的《常德名人》、市財政會計審計學會的《常德財會》、市人大制度研究會的《人大傳真》、宋教仁常德研究會的《宋教仁研究》、市教育學會的《常德教育》等刊物質量和影響力逐步提高,在推動社科普及宣傳、加強工作交流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3.搭建了社科宣講平臺。2010年以來,我們按照市場化運作的模式,開辦了常德企業大講堂,先后聘請張錫民、江廣營、丁遠峙、陳泓冰、邱明駿、周思敏等知名專家教授來常開辦講座,先后舉辦講座12場,6000多人參加了講座,得到受眾的良好評價。同時,積極支持各學會舉辦的論壇和講座,如文理學院社科聯舉辦的博士論壇,每場都有800-900多師生參加,成為了文理學院影響較大的一個論壇;圖書館學會辦的民生大講堂,僅2014年,就開辦了講座48場,受眾3600多人。
三、以評先創優為抓手,做強社科工作品牌
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學”,在全市社科界廣泛開展以“優秀社科成果評選、優秀社科專家評選、創建先進社科組織”為主要內容的“兩評一創”活動,在推動學術交流、提升學術水平上取得了扎實效果。
1.精心組織社科成果評選。2009年、2011年、2013年,我們分別組織了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優秀社科成果評選,在每次評選啟動前,我們都專題向市委市政府專題請示,并在各種會議和市內相關媒體上發布評選公告,盡可能的擴大知曉面。共向社會征集論文、課題、專著、編著等382件,評選按照評審辦初審整理、專家組初評、評審委員會終評、社會公示的程序進行,做到了公平規范。先后聘請省市副高以上專家21人,其中正高17人。三次評選,共評選出一等獎10項、二等獎18項、三等獎29項、優秀獎60項、組織獎10項。獲獎成果有的對各級黨委政府起到參謀咨詢的作用,有的為社會科學的普及發揮了重要作用,有的填補了省市社科研究領域的某些空白,代表了我市社會科學研究的實力和水平,部分成果甚至在省內外居于領先地位。如第五屆的一等獎《龍膺集》,就屬于教育部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直接資助的項目、還是省政府“十一五”重大出版項目“湖湘文庫”書目之一,在全省古籍書目中具有很高的位置;又如獲得一等獎的成果:《保護我們生命之源——常德水資源調查》,就直接影響了我市穿紫河的治理;還有如第六屆的一等獎《高中學生思想道德發展狀況調查研究》,就屬于教育部立項課題,還被被評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十一五”結題優秀課題。
2.創新策劃社科專家評選。從2010年開始,我們先后到省社科聯、長沙、株洲、岳陽、婁底等地學習,通過認真策劃,積極爭取,2011年,市委市政府正式同意開展優秀社科專家評選,并確定為市委市政府表彰層次。2012年,我們正式啟動了這項評選,通過宣傳發動,先后有35人參與申報,經歷初審、初評、終評、公示等環節,評出首屆優秀社科專家10人,在常德日報、常德電視臺開辟專欄專題推介10專家的概況和學術成果,并在全市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以市委市政府名義表彰,獎勵現金1萬元,極大地鼓舞了廣大社科工作者的士氣,激發了理論研究的熱情,提高了優秀社科人才的社會知曉度,營造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社會氛圍。
3.積極創優學術活動。我們將活動開展作為評價學會工作的重要指標,積極支持有條件的社科團體開展學術活動,提升學術影響。典型的有市環衛協會的《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的研究》,得到了建設部和省政府的認可,投資1.8個億在我市開始了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試點,并在全國推廣常德模式;歷史文化研究會的專著《蔣翊武》被改編成電影《辛亥元勛蔣翊武》,已于去年10月份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市錢幣學會關于歷代古錢幣和常德地方錢幣的研究,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重視,投資100多萬元建設了常德市錢幣博物館,成為繼長沙、吉首之后的全省第三家錢幣收藏館。支持常德禮儀協會連續2年開展以“學禮儀,講禮儀”為主題的“禮潤常德100講”大型公益巡講活動,在全市社區、企業、學校、機關推出《贏在有禮》、《孝德芬芳》、《學習現代禮儀規范言行舉止》等專題禮儀講座,聽眾達2萬多人。指導市抗法保臺研究會開展了孫開華的專題研究,撰寫了《聞鼙鼓而思良將》、《揭開孫開華故居的重重迷霧》等專題研究論文,研究成果得到了臺灣孫開華歷史研究界的高度關注,學會接到臺灣新北市的邀請,參加了在新北市舉行的紀念中法戰爭130周年研討會。在去年,10月召開的全國社科聯系統工作會上,常德市社科聯、市錢幣學會、市環境衛生工作協會被評為全國先進社科組織。
- 省社科聯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
- 湖南省社科聯九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召開
- 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40余項湖南社科普及活動清單來啦!等你來解鎖……
- 倒計時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明日啟動
- 倒計時2天! 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即將啟幕
- 湖南省社科普及讀物專區在湖南圖書館亮相
- 省社科聯開展“書香潤社科·青春擔使命”“五四”青年主題讀書分享會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動周啟動
- 婁底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
- 《常德通史》編纂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召開成立大會暨周敦頤理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 湘潭市社科聯到會祝賀湖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聯赴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立項課題推進情況
- 湘潭市社科聯開展“我愛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
- 張家界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