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校腐敗特點及其防治對策研究
作者:湖南文理學院課題調研組 時間:2015-09-29 23:10:44內容提要:在社會環境、高校體制、價值觀念變化等因素影響作用下,我省高校腐敗呈現出主體多元、領域復雜、手段智能、程度趨重等特點。做好防治工作,應積極開展 “三色”教育,打牢思想防線;加強廉政制度建設,打造高校廉潔制度籠子;瞄準關鍵崗位與重點領域,努力完善縱向監督到底、橫向監督到邊、定向監督到點的立體監督網絡;加大腐敗案件查處力度,讓有腐敗苗頭者“不想貪、不能貪、不敢貪”。
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省紀委、省委教育工委高度重視我省高校腐敗防治工作。為進一步弄清我省高校腐敗基本狀況,探求高校腐敗防治對策,為我省相關部門決策提供服務,我們通過多種方式展開調研,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專題報告。
一、我省高校腐敗的突出特點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教育體制的深刻變革,我省高校擁有的辦學資金越來越多,權力越來越大,與社會聯系越來越緊密。部分高校受社會不良因素影響,在學校定位上出現了重經濟效益輕教書育人的傾向;部分高校黨員干部精神“缺鈣”,變成了地道的功利主義者。在這樣的背景下,我省高校腐敗呈現出主體趨多、領域趨廣、性質趨重等特點。
(一)腐敗主體多元化。近年來,我省高校腐敗和不正之風的行為主體逐漸從中、高層領導蔓延到一般干部與普通教師。一是“當家人”腐敗問題突出。一把手、分管錢財物的校領導、關鍵部門負責人是高校腐敗的重災區。自2012年年底以來,我省高校僅基建工程領域被查處的校級領導就多達6人,其中一把手4人。二是“經辦人”作用特殊。高校各部門具體事項的經辦人如會計、出納、辦公室主任往往容易成為腐敗的合謀者與共腐者。三是掌握一定資源的教師腐敗問題凸顯。有的教師將科研經費當作自己的錢袋子任意濫用,如某大學一項目負責人報銷1631張火車票,占項目支出總額的98.73%;有的教師強制使用指定教材、教輔資料,變相、額外收取不合理費用;有的教師利用職稱、課題評審專家等身份開門或隱蔽收錢。
(二)腐敗領域復雜化。我省高校腐敗發生的領域從過去相對集中的基建工程、招生和采購等部門,開始向科研、教學和管理等領域擴展。一是基建工程仍是我省高校腐敗案件發生率最高的領域。典型的如近幾年來發生在湖南××職院、湖南××學院和某知名大學的系列腐敗案。二是科研經費使用管理問題愈演愈烈。套取或虛報冒領科研經費,違規列支或違規發放補貼、獎勵,擠占科研經費問題十分突出。三是學校財務、資產、校辦企業管理問題突出。院系私設“小金庫”、票據使用不合規、學校所屬經濟實體經營不善等問題嚴重。
(三)腐敗手段智能化。高校腐敗行為主體一般都具有高學歷、高職級、高智商,他們實施腐敗行為時往往手段智能、方式隱蔽。一是手段新潮。有的人利用電子商務提供微信紅包、電子禮品預付卡等“送禮神器”。二是手法多樣。有的人采取暗箱操作、偷梁換柱、虛開收據等手法,將學校控股企業變更為自己為法人代表的私營企業。三是造假機巧。有的人學歷、學位造假,憑假文憑享受學校相應待遇。有的人課題下達公文造假,騙取科研項目配套經費。
(四)腐敗程度嚴重化。縱向比較看,我省高校腐敗案件數量與涉案金額趨多。一是案件高發多發。十八大以來,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全省高校被省紀委、省委教育工委“兩指”的副處以上領導干部高達27人,比過去五年的總數還要多,且有繼續發展的趨勢。二是涉案金額趨大。2014年,省審計廳對20所省屬高校2012年到2013年度科研經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檢查出問題金額23023萬元,占20所高校兩年科研經費支出總額的15.13%。三是集體腐敗凸顯。高校近親繁殖現象嚴重且工作人員活動圈子小、聯系緊,腐敗案件往往是“查處一起、引出一串、牽出一窩”。
相對社會腐敗而言,高校腐敗在發生時間上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但社會上花樣翻新的腐敗現象最終都完整地在我省高校體現出來,并從簡單的權錢交易衍生出學錢交易、權學交易、權色交易等諸多樣式。這不僅直接影響到我省高等教育的發展,更在社會上產生了十分惡劣的影響。因為高校腐敗污染的不僅是水流,更是水源。
二、我省高校腐敗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
我省高校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原因是復雜的。既有社會大環境影響的外在因素,也有高校行政化、領導權力過大且缺少有效監督等內在原因,更有違紀者放松世界觀改造、心理失衡狀態下經不起各種誘惑、急功近利與僥幸心理嚴重、法律意識淡薄與職業行為失控等主觀原因。
(一)部分干部理想信念缺失。作為群英薈萃之地,高校淪為腐敗溫床、滋生出腐敗,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手中握有權力的貪腐分子思想上受到了侵蝕,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傾斜和扭曲,淪為了金錢的奴仆和貪欲的犧牲品。 “總開關”問題沒有解決好,這樣那樣的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
(二)腐敗防治制度執行不力。我省高校在制度設計與執行方面存在著三大問題:一是巧設規則為自己謀利。既有高校領導將制定學校發展規劃立作獎項的,也有設立學校重大科研項目由主要領導牽頭的,還有自定招待費包干、汽車補貼的。二是重大制度貫徹不力。部分高校不認真落實“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黨務校務公開、黨政主要領導“三個不直接分管”等重要制度。三是具體制度執行不嚴。我省各學校都建立了較為具體的財務和資產管理制度,但大多數學校沒有嚴格執行。
(三)腐敗防治監督力度不夠。一是上級監督太遠。教育部直屬高校形式上是教育部與地方“雙重管理”,但實際上“兩個婆婆”都沒有精力監管。省屬高校更是主管部門“鞭長莫及”,當地教育、財政部門既管不了它的帽子,又管不了它的票子。二是內部監督乏力。我國高校現行的監督體制是紀委“雙重領導制”,紀委要在接受上級紀委和同級黨委的領導下開展反腐倡廉工作。在這樣的體制下,紀委就陷入了既要監督黨委又要依附于黨委的兩難局面。三是外部監督疲軟。當下高校普遍缺乏信息公開的主動性,社會公眾所能獲取的信息相當匱乏,監督疲軟是必然結果。
(四)腐敗防治資源整合不力。由于體制機制與利益考量等多方面的原因,高校現有防治力量不能很好地加以組合、優化。一是上下整合不力。2014年之前,省紀委未設立專門監察室監管高校,省教育紀工委也由于監管對象過多而力不從心。加上高校紀檢監察干部未能實現統一直管,一定程度上導致全省高校紀檢監察人力與信息資源未能實現有效整合與共享。二是內外整合不力。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組織協調機制不完善,機關與院系配合紀委反腐積極性不高。高校教師參與腐敗防治意愿不強、行動不多。高校學生及學生家長,與高校有業務往來的企業與個人也因利益相關或有所顧慮不愿、不敢舉報。
三、推進我省高校腐敗防治工作的對策建議
深入推進我省高校腐敗防治工作,必須建立健全“教育、監督、制度、懲治”四位一體的立體防控體系,實現建設廉潔高校的目標。
(一)積極開展“三色”教育。一是經常開展紅色激勵教育。定期組織領導干部“看”紅色經典電影,“聽”先進人物事跡報告,“談”自身心得體會。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深層次地固本培源。二是持續開展黑色警示教育。各高校每年做到“三個一”:下發一份上年度我省高校腐敗防治情況通報材料,舉辦一次高校腐敗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巡展,聽取一場反腐敗工作報告。三是全面開展綠色“環保”教育。在高校紀檢監察部門統一領導下,做好“一團”即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宣講團,“一欄”即網上廉政建設宣傳欄, “一臺”即廉政教育短信平臺,“一屏”即高校辦公電腦廉政警言警句保護屏等四項工作。
(二)加強廉政制度建設。一是打造高校廉潔制度籠子。在省紀委監察四室領導下,選取部分高校開展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廉潔性評估試點工作,并以此為切入點,全面推進我省高校制度廉潔性評估工作。二是落實“兩個責任”制度。高校黨委必須在注重學習教育的基礎上精細設計主體責任的具體內容和目標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高校紀委必須聚焦監督主業、突出監督主責,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把監督責任履行好。三是完善巡視制度。突出高校黨政一把手、高校領導班子及群眾反映較多的其他干部等重點巡視對象,堅持“明察”與“暗訪”結合,增強巡視效果。四是建立全省高校紀檢監察共享聯動機制。建立高校紀委由上級紀委垂直領導體制,其人事任免、財政支持及資源配置直接由上級紀委決定。各高校按長株潭、湘南、大湘西、洞庭湖地區分片,片內高校聯防聯辦、聯合巡查。五是重視科技作用,開發高校腐敗內控軟件。高校紀委與其它部門合作,利用程序性制度建設成果和計算機網絡遠程監控手段,將高校廉政風險內控機制流程圖表進行軟件固化,構建“高校業務管理工作內部控制信息化平臺”,實現同步審計、同步監控、同步預警。
(三)努力完善“三向”監督。一是拉長高校監督網的“經”,縱向監督到底。做好“任前把關”,認真落實任前公示與談話制度;加強“任中約束”,實行任中審計,審計范圍從高校“一把手”延伸到重要崗位干部;落實“離任審計”。二是延伸監督網的“緯”,橫向監督到邊。拓展監督渠道。設立網上舉報信箱,建立高校反腐公共網絡論壇,搭建起立體網絡監督平臺。整合監督力量。在突出紀檢監察、審計部門監督主導作用的基礎上,聘請民主黨派代表為反腐倡廉特邀監察員,二級單位設立由普通群眾擔任的反腐敗工作聯系人。三是扣緊監督網的“結”,定向監督到點。突出“重點對象”:高校一把手,分管基建與物資采購、財務部門的校領導;著力“重點領域”:基建工程、財務管理、科研經費使用與各種項目(職稱)評定;強化“重點時段”:逢年過節與婚喪嫁娶之時、干部競聘與輪換之期、招生與人才引進之季;聚焦“重大事項”,對重大項目可考慮成立監督小組予以專項監督。
(四)瞄準關鍵崗位與重點領域。一是強化對高校一把手的權力制約。建立現代大學制度,以制度制約權力;實施年度審計,落實一把手述廉述職、民主評議、群眾測評等具體安排,以監督制約權力;集體討論決策重大事項時,“一把手”末位表態,研究決定干部選拔任用事項時,必須進行無記名票決,以程序制約權力;建立學校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與倒查機制,以追責制約權力。二是瞄準腐敗易發、高發領域。加強基建工程招投標監管,對凡有明招暗定嫌疑的項目,紀檢監察部門應拒絕簽字;招標與結算沒有紀檢監察部門的簽字和審計部門的蓋章,財務不予報帳;建立工程款項審計獎懲機制,激發工程審計的執法威力。打破高校自主招生“信息黑箱”,公開包括學生中學學業成績、筆試成績、面試評價等不侵犯學生隱私的所有招生內容,不按規定公示信息者予以問責。加大對科研經費的監管和審計力度,對科研項目的管理追加責任條款、驗收評估,將有問題的項目責任人記入黑名單。
(五)加大腐敗案件查處力度。懲治高校腐敗,一是奉行治亂用重典的誡訓。對腐敗分子的打擊,決不能手軟。對侵害師生切身利益、嚴重影響學校改革發展的案件,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縱容。二是強化聯合辦案。對于線索明確、證據確鑿、涉及嚴重違法違紀的案件由學校直接呈交上級紀委查處;其他信訪舉報案件先由學校紀委監察處初核,如果在核查過程中發現有重大的違紀違規問題,再呈交給上級紀委查處。三是突出懲治的治理功能。高校主管部門要根據法律法規,監管好高校領導干部規范用權;高校黨委要按照現代大學建設的要求,落實好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發揮好內設紀檢、財務、審計等部門的監督責任,發揮好群團組織、教代會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作用。
高校反腐倡廉是一項系統工程。我省高校要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高度,充分認識加強腐敗防治的極端重要性,堅持用黨內的紀律責任、司法的法律責任,打好腐敗防治組合拳,打好腐敗防治的心理戰、防御戰、陣地戰、殲滅戰,讓有腐敗苗頭者“不想貪、不能貪、不敢貪”,為教育事業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好環境,凝聚強大的正能量。
(課題主持人:曾言,主要研究人員:徐學績、熊成群、侯小明、譚知和、周雙娥、劉瀟瀟、高春貴、鄧麗群)
- 省社科聯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
- 湖南省社科聯九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召開
- 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40余項湖南社科普及活動清單來啦!等你來解鎖……
- 倒計時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明日啟動
- 倒計時2天! 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即將啟幕
- 湖南省社科普及讀物專區在湖南圖書館亮相
- 省社科聯開展“書香潤社科·青春擔使命”“五四”青年主題讀書分享會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動周啟動
- 婁底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
- 《常德通史》編纂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召開成立大會暨周敦頤理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 湘潭市社科聯到會祝賀湖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聯赴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立項課題推進情況
- 湘潭市社科聯開展“我愛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
- 張家界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