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建軍:智庫與媒體應“融合式互動”
文章來源:紅網 作者:湯建軍 時間:2015-12-25 13:24:29當前新型智庫平臺如何正確定位?如何最大限度發揮“專家治策”功能?如何增強智庫話語影響力?圍繞這一系列議題,在全新升級之際,紅網《論道湖南》理論評論頻道將對話各領域知名的智庫專家,從不同角度進行解讀分析。本期專家訪談中,湖南省社科聯副主席、研究員湯建軍對智庫與媒體關系、智庫成果轉化、《論道湖南》媒體型智庫平臺發展路徑等問題,提出自己的深刻見解。
(湖南省社科聯副主席、研究員 湯建軍)
論道湖南:當前智庫發展存在最大的問題在哪?該怎么解決?
湯建軍:智力資源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寶貴的資源。近年來,我國新型智庫在服務黨委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國家軟實力等方面作出了較大貢獻。同時,隨著形勢發展,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智庫發展最大的問題是新型智庫與科學決策供需對接不夠,既存在智庫“跟不上、不適應”實際決策需要的問題,也存在有些決策咨詢機制形同虛設,有的地方和部門決策運用智庫不夠甚至根本不用智庫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智庫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把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從提出真實決策需求和提升智庫水平兩方面著手,采取有力措施,抓好科學決策與新型智庫的有效對接。
論道湖南:傳統智庫機構如何與媒體平臺合作互補?國外又有哪些好的經驗?
湯建軍:這次中央的文件強調,鼓勵智庫運用大眾媒體等多種手段,傳播主流思想價值,集聚社會正能量。我覺得,智庫和媒體只有聯手合作、融合發展,才能實現共贏和倍增效應,創造更多價值。雖然智庫與媒體各具獨立性,但現代智庫兼具一定媒體功能,現代媒體也有智庫功能。當然,兩者側重點有所不同。為了取長補短、相得益彰,智庫常常尋求與媒體的合作,比如,智庫專家學者主動將研究成果在媒體上發布,借助媒體傳播平臺和渠道,實現智庫成果的及時傳播,進一步擴大智庫的影響力、競爭力。媒體也經常就一些熱點難點訪談智庫專家,以滿足讀者需求和引領風氣之先,擴大媒體影響力和公信力。
從國際來看,自上世紀20年代開始發展智庫,二戰后各類智庫得到迅猛發展。據《全球智庫報告2014》指出,目前全球共有6681家智庫,其中美國1830家,中國429家,是世界智庫數量最多的兩大國家。美國布魯金斯(The Brooking sInstitution)、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及胡佛中心(Hoover Institution)等,這些知名智庫都善于利用各種媒體包括紙媒、電媒、網媒及新媒體平臺等與政府、社會互動,在政策制定前后智庫都會充分與媒體溝通,邀請專家在媒體和自身網站發聲,積極與政府進行溝通。這些好的做法都對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有一定的啟示和幫助作用。其實,中國的智庫與媒體合作的歷史已經很久了,不少媒體擁有自身智庫和智庫支持,不少智庫也自辦有媒體,兩者合作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但還需結合中國實際,積極借鑒國外有益經驗,實現深度融合發展。
論道湖南:對于媒體型智庫服務平臺,如紅網《論道湖南》,應當從哪些方面努力?或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
湯建軍:智庫和媒體的高度融合,是信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有專家認為,移動互聯信息時代,是從“智庫型媒體”走向“媒體型智庫”的時代。這種觀點很有道理。紅網《論道湖南》作為湖南黨網的媒體型智庫,自推出以來,圍繞湖南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決策,凝智聚力、獻策瀟湘,在咨政建言、理論創新、輿論引導、社會服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推薦湖南名家、整合智力資源、創新傳播渠道、打造新型平臺作出了較大貢獻。辦好《論道湖南》,建議從三個方面著力。一要堅持正確導向。無論是官方智庫,還是民間智庫或者官民共建智庫,都要堅持黨管智庫的原則,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論道湖南》也不例外。希望能嚴守國家法律法規,始終以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為根本出發點,立足我國國情,反映湖南聲音,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二要服務中心工作。緊緊圍繞“四個全面”部署的重大任務,組建一支政治強、業務硬、作風好、懂網絡的網上智庫專家隊伍,著眼省委省政府決策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開展前瞻性和實效性政策研究,提出專業化、建設性、切實管用的政策建議。三要大膽探索創新。根據紅網《論道湖南》特點,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堅持求真務實,理論聯系實際,大膽創新網絡表現形式,提倡不同學術觀點、不同政策建議的切磋爭鳴、平等討論,既要說好“中國話”,更要說好“湖南話”,潛移默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推進改革攻堅的輿論氛圍,進一步凝聚改革發展的共識共為。
論道湖南:智庫成果轉化或形成影響力過程中,媒體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或如何認識智庫成果間接轉化與直接轉化的相互關系,兩者又各有哪些作用?
湯建軍:媒體在智庫研究成果轉化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媒體傳播能夠加速智庫成果轉化。比如,不涉密的智庫成果,可以在媒體公開發表,可以通過媒體召集舉辦論壇、研討會等方式推介研究成果,還可以通過媒體出版系列研究報告,實際上媒體在傳播智庫成果的過程中會起到影響政府決策和公眾認識的作用,有些成果媒體對外傳播,還能提升我國智庫的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智庫成果既可間接轉化,也可直接轉化。媒體傳播在這兩種轉化中都能起到積極作用。當然,有些智庫成果具有涉密性不宜通過媒體傳播,可通過內參、專報等直送決策層。從省級層面來看,像省社科聯、省委黨校、省社科院、省委講師團以及各高等院校等智庫,應通過與媒體融合,來提升智庫的傳播力,推動智庫轉型升級。大多智庫成果,都可通過媒體這個“快遞員”,把產品直接送到黨委政府等媒體受眾手中。實踐表明,現代媒體也不僅是個簡單的新聞生產平臺,而是一個資源聚合與溝通的平臺。媒體要充分發揮人氣旺盛、信息富集、影響力大的優勢,特別是應加強評論部、理論部、內參部等智庫部門力量,優化配置,整合資源,強化研究,突出智庫功能,承擔更多的智庫任務,努力成為新型智庫。比如,媒體本身通過努力也可以生產“產品”,借智庫之力,通過內部途徑將涉密成果送給黨委政府。由此可見,智庫與媒體的研究成果,無論是直接轉化,還是間接轉化,只要研究成果最終能進入決策、形成政策、正確導向,智庫成果就算開始轉化了。
論道湖南:整體上說,當前的專家學者們是如何看待互聯網傳播平臺的?以后又會有些什么變化?
湯建軍:互聯網傳播平臺,具有報紙等傳統媒介無法比擬的優勢,具有傳播多元化、個性化、交互性、快速性、廣泛性、開放性等特征,被譽為“第四媒體”。通過無線通信網、寬帶局域網、衛星和互聯網等渠道,通過手機、電腦、電視作為輸出終端,向使用者提供視頻、音頻等合成信息的,就是互聯網傳播平臺。互聯網傳播平臺形式豐富、互動性強、覆蓋率高的特點,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產生了巨大影響,越來越多的個人包括專家學者在內,成為互聯網傳播平臺的主力軍,不僅是單純的信息消費者和使用者,更是主動參與其中的信息生產者與創作者。目前,互聯網傳播平臺發展出現新形式,將來還會出現更多新形式,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根據新形勢變化,增強引導輿論的能力,把握輿論主動權,引領正確的輿論導向,從而使互聯網傳播平臺發揮優勢、健康發展,產生更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省社科聯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
- 湖南省社科聯九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召開
- 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40余項湖南社科普及活動清單來啦!等你來解鎖……
- 倒計時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明日啟動
- 倒計時2天! 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即將啟幕
- 湖南省社科普及讀物專區在湖南圖書館亮相
- 省社科聯開展“書香潤社科·青春擔使命”“五四”青年主題讀書分享會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動周啟動
- 婁底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
- 《常德通史》編纂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召開成立大會暨周敦頤理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 湘潭市社科聯到會祝賀湖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聯赴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立項課題推進情況
- 湘潭市社科聯開展“我愛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
- 張家界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