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社科院張萍:讓長株潭在轉型升級中實現新崛起
文章來源:《湖南日報 》 作者:張萍 時間:2016-01-27 15:59:33長沙、株洲、湘潭,在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風雨歷程中日益緊密相攜,鑄就了一個以“創新”為靈魂、“擔當”為本色、享譽中外的“金三角”。
長株潭已然成為湖南發展的“經濟引擎”、“核心增長極”,長株潭還將引領湖南譜寫新的輝煌與傳奇。
在新常態下、世界經濟格局中,如何推進長株潭進一步提質、轉型、升級發展?應本報邀約,著名經濟學家張萍、劉茂松撰寫了精彩務實的對策建言——
張萍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發展速度換擋、發展動力轉換的關鍵期。“十三五”時期要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必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轉型升級。長株潭作為兩型試驗區和自主創新示范區,在經濟轉型升級和邁向中高端水平上應走在全國前列,并以此實現新崛起。
1
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智能轉型綠色發展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制造業是我們的優勢產業,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
目前,不論自主創新,還是“兩型社會”建設,長株潭以及整個湖南都居于全國前列,但對比“中國制造2025”、智能轉型目標來說,還相距甚遠。需要以長株潭自主創新示范區為依托,以湘江新區為引領,加快培育中西部新的增長極,帶動全省向智能轉型、綠色發展轉變升級。
因此,建議把自主創新示范區同時作為智能轉型先行區來建設,將兩者結合起來。智能是產業向高端演進的引擎,誰搶占了智能制高點,誰就能占領產業鏈上游的主導地位,就能加快自主創新、形成智能新優勢。建議把工程機械裝備、軌道交通裝備、輸變電成套裝備三大裝備制造優勢產業作為智能轉型的重點;將長株潭三個高新區、三個經開區作為智能轉型的先行園區來建設,擴大物聯網、互聯服務網與制造業融合應用試點,加快嵌入式軟件創新與應用,帶動全省制造業對接“中國制造2025”發展要求。
2
對應“工業4.0”發展方向,搶占戰略制高點
在過去20年中,全球主要發達國家都致力于發展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將制造業大規模轉移到低成本國家,因此增加值中工業部分占比大幅度下降。
但德國變化不大,工業占比始終保持25%以上,并著力推進信息技術應用,全面提升工業的智能化水平。2013年,德國政府提出了將“工業4.0”作為高新技術發展的核心戰略,其要義就是將物聯網與服務網融合應用以推進“生產智能化”。這是繼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三次工業革命之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據德國工程院分析,實現“工業4.0”升級,生產效率可提升50%,能源消耗可降低50%。
“中國制造2025”,正是針對全球制造業發展新動向,謀求與主要制造強國基本同步。2014年12月簽訂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強調:工業生產的數字化(“工業4.0”)對于未來中德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是中德產業合作的新方向。
長株潭作為自主創新示范區,在實施“中國制造2025”過程中,也應對應“工業4.0”發展方向,搭建“工業4.0”合作平臺。已與湖南建立合作關系的德國黑森州,有處于“工業4.0”引領地位的西門子、快速向“工業4.0”發展的大眾制造和眾多智能型中小企業,以及多所應用技術大學、多個研究機構。建議將湖南與黑森州的合作關系提升為共塑創新的伙伴關系,在長株潭適宜地區建設一個中德合作產業園區,成立由中德雙方企業、科研機構參加的智能科技聯盟,在智能研發、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物流、智能標準等方面開展合作,政府要做好“搭橋”“ 搭臺”、服務和政策支持工作。要努力構建智能產業新高地,使長株潭自主創新示范區成為智能轉型先行區、示范區和創新驅動增長極。
加快智能轉型,根本在人才。要盡快完善多層次多類人才培養體系:一是培養更多專業研發人才、高技能人才;二是培養更多跨行業復合型人才。智能轉型的過程,就是實體的物理系統與虛擬的網絡系統融合發展不斷走向縱深的過程,需要培養具有復合型知識的產業領軍人才、企業領導人才、工程師人才等;三是由于產業周期縮短、知識更新加快,必須發展繼續教育。
3
全面推進一體化要邁出大步子
長株潭一體化,經過30多年的發展,到了全面推進一體化的時候了。
不改變行政區劃條件下的全面一體化,大體上包括三方面:生活、生產、各種經濟社會活動基礎性設施建設的一體化規劃布局、建設、接軌;經濟要素市場化的一體化。經濟、生產要素在三市之間應做到“零”障礙流動,使資源得到最優配置;基本公共服務的一體化。
要實現上述各方面由非一體化到一體化的轉變,需要破舊立新、改革體制機制。借鑒發達國家建設大都市區的模式以及長株潭30多年來推進一體化的歷史經驗,可考慮主要從兩方面著手:
第一,要有一個超行政區劃的權威性政府協調機構。長株潭能夠在全國“兩型社會”建設中走在前列、發揮出示范和引領作用,關鍵在于我們設立了一個超行政區劃,統一頂層設計、協調實施推進的兩型試驗區工委和管委會。建議擴大其職能,增加統一規劃、協調推進全面一體化的職能。
第二,建立長株潭各市相關部門協同推進一體化機制。要一個一個部門、一個一個領域協同破舊立新,推倒行政體制的隔離墻,建立接軌、一體化新機制。只有這樣,才能把全面推進一體化落到實處,從整體上提高長株潭的聚合力、輻射力和競爭力,實現新崛起。
(作者系“長株潭經濟一體化”首倡者,研究員。曾任省社科院副院長,現任湖南省長株潭城市群研究會名譽會長)
■鏈接
始自“六五”的
長株潭一體化
1982年12月,張萍在湖南省政協四屆六次會議上以提案形式提出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綜合改革建議,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
1983年9月,國家體改委將這一建議列為國家“六五”時期“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與實踐”重大項目之一。
1984年11月,湖南省委召開常委會,決定采納張萍建議,成立長株潭經濟區規劃辦公室,啟動了中國第一個區域經濟一體化綜合改革試驗。
1987年末,由于社會認識不一致,一體化停頓下來。直到1997年重新啟動。
1998年,湖南省開始編制和實施長株潭經濟一體化“五同”規劃,即“交通同環、電力同網、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環境同治”。
2007年12月,長株潭獲批國家“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三市一體化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2013年12月,長株潭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定位是創新驅動發展的引領區、科技體制改革的先行區、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中西部發展新的增長極。
從2008年到2015年,長株潭兩型試驗區走過了打基礎、做頂層設計的第一個階段,以及向縱深推進、凸現成效的第二個階段。自2016年起,將步入“三個率先”新階段——2014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長株潭到2017年率先實現全面小康,到2020年率先向基本現代化邁進,率先建成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示范區”的建設目標。
來源:《湖南日報 》2016年1月23日
作者:張萍,湖南省社會科學院
- 省社科聯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
- 湖南省社科聯九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召開
- 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40余項湖南社科普及活動清單來啦!等你來解鎖……
- 倒計時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明日啟動
- 倒計時2天! 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即將啟幕
- 湖南省社科普及讀物專區在湖南圖書館亮相
- 省社科聯開展“書香潤社科·青春擔使命”“五四”青年主題讀書分享會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動周啟動
- 婁底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
- 《常德通史》編纂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召開成立大會暨周敦頤理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 湘潭市社科聯到會祝賀湖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聯赴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立項課題推進情況
- 湘潭市社科聯開展“我愛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
- 張家界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