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浩輝:六年里我在社科聯做了這些事
文章來源:湖南社科網 作者:肖浩輝 時間:2016-04-11 09:33:11[編者按]
本文是“紀念湖南省社科聯獨立建制30周年——改革與繁榮”活動上的文章。原標題為《六年回眸》。作者系肖浩輝(上圖)。1990年,肖浩輝調任湖南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執行主席,研究員。歷任湖南省政協第五、六、七屆委員、第七屆常務委員。作者記錄了在省社科聯工作六年期間的幾件大事,并總結了社科聯有今天成績的一些經驗。以下為原文。
--------------------------------------------------------------------------------
湖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獨立建制卅年來,領導體制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從獨立建制到1990年12月是單獨建立黨組,由外單位領導兼任黨組書記,主席設若干專職黨組成員負責日常工作;1990年省委決定設專職黨組書記,我是首任,在全國社科聯也是首例。1990年11月,省委常委夏贊忠找我談話,說“省委決定你任省社科聯黨組書記”,我說“我缺乏群眾工作經驗,怕難以勝任”。贊忠同志說:“你的情況省委作了考察,完全能夠勝任,這是省委的決定。你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籌備召開三大。”1990年12月26日,贊忠同志帶我到省社科聯報到,同全體干部見面。宣布成立新黨組,我任書記,陳祥成為副書記,符鴻基為成員。開始了我在社科聯的工作,到1996年11月四大召開,整整履職六年,有幾件事記憶猶新。
第一件,籌備召開第三次代表大會。按社聯章程規定:代表大會應五年召開一次,因種種原因,己經是十二年沒有開了。我到任后,帶領全體同志緊鑼密鼓開展了籌備工作,最費神的是人事安排,從代表的認定,委員的安排,特別是主席團成員的確定很費周折。再就是工作報告、章程修改、領導講話等文件的起草。還有會議的組織和服務工作,都要做到萬無一失。經過緊張的籌備,省社科聯第三次代表大會于1991年9月28-29日順利召開,討論通過了新的章程,將“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改名為“湖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簡稱“社科聯”);將“主席制”改為“主席團制”,設名譽主席和名譽委員。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三屆委員會委員154名,主席團成員18名。因全國社科聯都是實行主席制,專職主席團成員在對外交往中遇到一些不便,經請示省委副書記楊正午批準:專職主席團成員可以稱呼執行主席。第三次代表大會以后,省委又根據人員變化情況組建了新黨組,我任書記,貝興亞、羅小凡先后任黨組成員,后來增補了徐傳順為黨組成員,貝興亞調出,先后調進陸魁宏任黨組副書記,蔡世桂任黨組成員。新黨組帶領全體同志努力奮斗,根據新情況,開創新局面,做出新特色。
第二件,開拓社科聯工作新局面。上一屆黨組嘔心瀝血,做了大量工作,為我們開展工作新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們接過了他們的接力棒,努力攀登新高峰,使社科聯的工作既繼承前屆的好經驗,又賦予新的內容。
完成前任已經確定但未來得及做的事,開拓工作新平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社科聯黨組書記劉時平同志在交接工作時對我說:經過努力爭取,省委批準兩件大事,一件是社科優秀成果評獎,由社聯主持;一件是恢復中國最老的報刊船山學報,改名船山學刊,由社科聯主管主辦。我認為這是繁榮湖南社會科學的兩大杠桿,決定以高度的責任感和雷厲風行的作風,努力實現他們的愿望。一方面建立了黃國秋等同志構成的評獎工作班子,起草了評獎辦法,組建了文選徳為主任、肖浩輝為常務副主任的評審委員會和五個專業評審小組,一九九二年省首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開評,四月二十九日召開頒獎大會,省委副書記楊正午講話。從此,湖南社科優秀成果評獎進入經常化、制度化的軌道,兩年一次,持續至今。一方面決定龔建昌任《船山學刊》主編,配備相應的工作人員,積極開展復刊的各項籌備工作,《船山學刊》創刊號于1991年12月1日出版,隨著情況的變化,先由分管刊物的黨組成員羅小凡兼任主編,繼而由國學造詣頗深的張以文任專職主編。刊物越辦越好,在全國乃至國際上都有一定的影響。
發揮兩個窗口的作用,密切與社科界人士的聯系。第一窗口是學會處(先后由黃國秋、盧本立任處長)。社聯是適應學會的建立和發展而成立的業務主管部門,它的原名“哲學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就印證了這個問題。可以說沒有學會,社聯就失掉了存在的意義。因此,黨組明確學會工作是社科聯的第一要務。制定了學會管理辦法,充分發揮學會處的窗口作用,密切與學會的聯系,加強對學會的服務和支持,積極參加和指導學會的學術活動,推動學術研究的開展。第二窗口是辦公室(先后由徐傳順、周發源任主任)。省社科聯委員,特別是主席團成員和名譽委員,是社科界的精英,密切同他們的聯系,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對促進湖南社會科學繁榮具有重大意義,這項工作既要發揮辦公室的職能作用,又要黨組同志抓。通過主席團會議、委員會議認真聽取學者意見,集思廣益,改進工作;每年春節黨組成員帶領辦公室工作人員拜訪名譽委員和兼職主席團成員,聯絡感情,增強友誼,促進合作。我們同社科界人士的關系是密切的、融洽的。地市社科聯是地市學會的業務主管部門,但當時有的地市機構不健全,有的級別偏低,黨組和辦公室的同志到這些地市做工作,推動全省各地州市普遍成立了社科聯,除永州社科聯外,全省地市社科聯實現了獨立建制,定為處級單位。省委黨校及部分高校也成立了社科聯。我們還通過這兩個窗口聯絡有關學會和地市聯合召開了一些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1991年6月在岳陽市舉行了首屆國際屈原學術討論會;1992年11月在衡陽市召開了紀念王船山逝世30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1994年9月在邵陽市召開了紀念魏源誕辰20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在全國乃至國際學術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發揮軟科學研究室組織重大課題研究的作用,促進湖南社會科學繁榮。1990年底,軟科學研究室只有一塊牌子一個人,工作基本停頓。黨組認為,社科聯與社科院不同,沒有專職研究人員,但有與社科界人士聯系密切的優勢,應當發揮軟科學研究室的平臺作用,組織社科界的專家學者和愛好理論的領導干部開展重大課題研究。決定調鄭升同志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后提升主任),充實工作人員,立即開展工作。組織研究的第一個重點課題是“湖南市場經濟若干問題研究”,設十五個子課題,知名學者唐凱麟、尹世杰、柳思維、何振國、張松業以及愛好理論的實際工作者胡彪、戚和平等擔任分課題主持人,研究成果由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省委副書記儲波作了序。這個時期還采取同樣方式組織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精神文明建設”“毛澤東與中國農民”“湖南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研究”“湖南建設農業強省”等課題研究,相應出版了四本專著。為繁榮湖南社會科學增磚添瓦。
發揮社科聯聯系面廣的作用,組織學者和領導宣傳普及社科理論和黨的政策。最有影響的是1994年由省委宣傳部、省直工委、省社科聯舉辦的“深化改革加快建立我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步伐系列報告會”。報告會的策劃組織工作全部由社科聯承擔,報告會在省委禮堂舉行,省委書記王茂林、省長陳邦柱、省人大主任劉夫生,以及十位部委廳局主要負責同志作了十三場報告,效果很好。會后將十三篇報告集結出版。
成立社科活動中心,由繆亮任主任,興辦經濟社會發展學院,由陸魁宏兼院長,曽郁園任專職副院長,拓展了工作新平臺。
第三件,改善社科聯工作條件。省社科聯是廳級機關中少有的窮單位,工作條件很差,新黨組從當時的情況出發,想方設法,改變面貌。
當時社科聯的辦公樓就是鐵路邊上的一棟舊樓房,夏熱冬冷,火車噪音震耳欲聾,職工宿舍也很短缺。我心急如焚,向省委、省政府和省計委的領導口頭會報、寫文字報告,有的省領導在報告上作了批示,黨組其他同志也分頭去尋求領導支持,但一直沒有落實。1994年儲波同志調任分管意識形態的省委副書記,到任后就來省社科聯調研,他看到我們辦公室的窘況,戲說跟農村大隊部差不多,他聽取我匯報后,非常同情我們的困境,答應我們先建一棟宿舍,一部分解決職工住宿,一部分作過渡性的辦公室。第二步再建辦公樓。宿舍很快就立項、動工了。我們就著手落實新建辦公樓的問題,我和分管辦公室的黨組成員徐傳順一道去找儲波書記,他非常支持,立即打電話給省計委管基建的副主任陳作貴,要他大力支持盡快立項施工。陳主任高度重視這件事,很快辦妥了立項,并安排省建六公司負責施工。1997年大樓勝利竣工,我感到無比的高興。
當時社科聯的交通工具只一輛小轎車、一輛面包車,不夠用。黨組成員貝興亞發揚了艱苦樸素的作風,騎自行車上下班和開會,減少了用車壓力。但車少需用者多的矛盾仍然存在,黨組決定向財政廳申請購買一輛老干用車,由黨組副書記陸魁宏負責聯系,得到財政廳的支持,緩和了用車矛盾。
第四件,加強社科聯機關建設。社科聯機關是社科聯各項工作的具體執行者,社科聯機關素質如何,對社科聯事業發展關系極大。加強機關建設至為重要。我們主要抓了四大建設。
思想建設是機關建設的首要任務。思想指導行動,思想好,才能行為正,黨組始終把理論學習放在重要位置,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堅定理想信念,不忘黨的宗旨,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要求社科聯工作人員必須全心全意為學會服務,為社科界人士服務,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千方百計為他們辦實事、辦好事,那時盡管社科聯經費很緊,還是繼承了上屆黨組的做法,擠出一點錢資助經費特別困難的學會。
干部隊伍建設是機關建設的重中之重。事情要靠人做,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是做好各項工作的組織保證。在用人的問題上,黨組始終堅持德才兼備原則,主張能者上、庸者讓。及時地將一些品德好、年齡輕,有作為的優秀人才提拔到領導崗位。不搞論資排輩,不講人情關系,只要有德有才,能干實事,能辦成事,就是有用之才,就要大膽任用。當時提拔干部,本人事前都不知道,直到黨組找他談話才知道。那時提拔的干部現在都成了單位的頂梁柱。當時有個別人工作不怎么好,確伸手要官,我們的原則是一律不給,即使找省領導說情,也實情相告,婉言謝絕。經驗證明:只有堅持原則,風清氣正,才能建成高素質的干部隊伍,使工作充滿活力。
作風建設關系機關的成敗。黨組下大力抓了這件事,在全體職工中倡導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的作風,說干就干雷厲風行的作風,不講空話多干實事的作風,深入學會密切聯系社科人士的作風。特別強調所有工作人員都要嚴格遵守黨紀、政紀和社科聯機關的規矩,按時上下班,不遲到早退;上班時間不串門子,不扯閑談,不挑是非,集中精力做好工作。培養機關的良好作風,關鍵在黨組,凡是要求職工做到的事,黨組同志都要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帶出好風氣。
制度建設帶有根本性。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因此,黨組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制訂了二十多個規章制度,要求全體職工嚴格執行,推動機關沿著規范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
六年是三十年的五分之一,回首這段歷程,可以說向黨和人民交了一份及格的答卷,“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但自感同黨和人民的要求還有差距。好在后來者奮發有為,不斷創新,使社科聯的事業蒸蒸日上,相信社科聯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 省社科聯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
- 湖南省社科聯九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召開
- 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40余項湖南社科普及活動清單來啦!等你來解鎖……
- 倒計時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明日啟動
- 倒計時2天! 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即將啟幕
- 湖南省社科普及讀物專區在湖南圖書館亮相
- 省社科聯開展“書香潤社科·青春擔使命”“五四”青年主題讀書分享會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動周啟動
- 婁底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
- 《常德通史》編纂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召開成立大會暨周敦頤理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 湘潭市社科聯到會祝賀湖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聯赴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立項課題推進情況
- 湘潭市社科聯開展“我愛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
- 張家界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