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山:省社科聯是軍校理論工作者溫暖的家
文章來源:湖南社科網 作者:王守山 時間:2016-04-18 11:28:08[編者按]
本文是“紀念湖南省社科聯獨立建制30周年——改革與繁榮”活動上的文章。原標題為《我看省社科聯的三十年》。作者王守山,退休前任國防科技大學政治學院教授。曾任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理事,湖南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湖南省社科聯委員。作者分析了省社科聯工作的三個特點,并總結了自己從社科聯得到的收獲。以下為原文。
----------------------------------------------------------------------------
三十而立,湖南省社科聯經省委省政府批準獨立建制三十年了。這是省社科聯不斷創新、奮發進取的三十年,是湖南社會科學蓬勃發展、碩果累累的三十年,是值得點贊和祝賀的三十年。
我是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的老會員,曾擔任省科社學會副會長和省社科聯委員多年。因而,有幸親眼目睹了省社科聯迅速發展變化的過程,親身見證了湖南社科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回顧這段歷史,我認為省社科聯的工作有三個突出的特點。
第一、明確政治方向。三十年來,省社科聯作為省委省政府領導下的社會科學性社會團體,工作思路清晰,政治方向明確。一是自覺堅持黨對社科工作的領導,遵循黨的政治路線,嚴守黨的政治紀律。面對國際復雜多變的政治形勢和國內改革發展的繁重任務,能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政治自覺性,堅守主陣地,傳播正能量,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二是有力發揮社科聯的職能作用,組織和引導湖南社會科學工作者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認真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努力學習和貫徹習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特別是黨的創新理論和創新實踐的研究,打造出大批有質量、有創見、有影響力的優秀理論成果。湖南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又是一代偉人毛澤東同志的故鄉,是我們黨早期領導革命的發祥地。曾出現過許多叱咤風云的人物,涌現出宏大的革命家群體。省社科聯立足本地實際,組織各方力量加強湖湘歷史文化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更展現出湖南社會科學的鮮明特色。三是充分發揚馬克思主義學風,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省社科聯凝聚湖南社科力量,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聚焦黨和政府決策部署,抓住改革和社會發展中心的重點難點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科學分析論證,發揮“智囊團”和“思想庫”作用,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對策和建議,為省委省政府制定規劃,作出決策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和智力支持。
第二、廣泛聯系群眾。社科聯是聯系和團結廣大社科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三十年來,省社科聯通過多種渠道,采用多種方式,把湖南社科力量團結凝聚在一起,組成了宏大的理論湘軍隊伍。首先是建立健全組織。目前,已經在湖南所有市(州)成立了社科聯,在部分縣和部分高校、企事業單位也成立了社科組織,并在160多個人文社科專業建立了省級學會和研究會。從而形成了包括高等院校、黨干校、軍校、科研院所、實際工作部門理論工作者在內的“五路大軍”,真正實現了湖南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大團結和大聯合。其次是完善規章制度。省社科聯一貫重視制度建設,堅持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經過三十年的不斷探索和總結,省社科聯和各個學會研究會,都分別制定了自己的章程。省社科聯還制定了十多項對學會研究會動態管理的制度,制定了重大課題申報評審制度,成果鑒定審核制度,優秀社科成果評選獎勵制度,優秀社科人才培養選拔制度,實現了省社科聯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最后是精心選拔人才。實踐證明,人才是立事之本,是社科發展的第一資源。省社科聯歷來重視人才成長,堅持實施人才發展戰略,在培養人才、發現人才、選拔人才、推介人才方面可謂煞費苦心,不遺余力。多年以來,省社科聯一直堅持進行社科優秀成果評獎、社科應用研究成果轉化評獎、優秀社科專家評選、優秀社科青年專家評選等活動。這些活動不僅使獲獎者得到鼓舞,也使所有社科工作者得到激勵,進而增強大局意識,創新意識,精品意識,服務意識,提高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與此同時,省社科聯還積極加強與全國性社科團體和兄弟省市社科聯的溝通和聯系,加強與自然科學團體和實際工作部門的溝通和聯系。多次成功地承辦全國性理論研討會,多次派出工作人員赴外省考察學習,交流取經,有力地促進了本省社科工作的進步。
第三,深入社科普及。社科聯普及工作是黨委政府賦予社科聯的一項重要職能,是社科聯服務社會大眾的一項綜合性公益社會活動。省社科聯非常重視社科普及工作,一直將其擺在重要議事日程。為加強對社科普及工作的指導,專門設立了社科普及辦公室,成立了社科普及宣傳活動組委會,制定了《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條例》《社會科學普及資助辦法》,作出了表彰優秀社科普及讀物的決定,使得傳統社科普及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為推動社科普及工作順利發展,省社科聯確立了“讓學術走向大眾,讓成果走向應用,讓社科普及培養社科人才,讓社科人才參與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形成了“服從大局定主題,突出社科講特點,服務大眾找需求,突出專業講多樣,主題報告與專題座談相結合,社聯主導與學會主動相結合”的社科普及新思路。為保證社科普及活動正常進行,省社科聯還積極搭建社科普及平臺,設置社科普及專項經費,拓展社科普及網絡,培養社科普及隊伍,建立社科普及基地,出版社科普及著作,發揮媒體宣傳優勢。逐步形成了上下聯動、多方呼應、集中普及與經常性普及相統一的社科普及新局面。社科普及活動的深入開展,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駐湖南的軍隊院校是省社科聯“五路大軍”中的一支重要隊伍,長期與省社科聯保持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我作為軍隊院校的一名政治理論教員,參加省社科聯和科社學會活動三十多年,從中獲得很多的教益,對省社科聯和科社學會懷有深厚的感情。主要收獲是:
其一,拓寬了社會視野。軍隊是特殊的武裝政治集團。由于歷史原因,長期處于相對封閉的環境當中。因此,軍校理論工作者過去接觸社會的機會比較少,目光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國防和軍隊建設范圍,即便從事社科理論教學和研究,也主要是局限在軍營內進行,對社會發展狀況缺乏足夠了解和直接感受。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初期,思想不夠解放,受到的禁錮較多。通過參加省社科聯特別是省科社學會的理論研討、參觀考察等活動,廣泛地接觸社會,接觸群眾,從中受到很大的教育和啟發。拓展了視野,開闊了思路,加深了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各項方針政策的認識,尤其是加深了對黨的改革開放發展戰略的理解,提升了自己的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
其二,分享理論成果。軍隊和地方的理論工作既有相通性,也有互補性。就基礎理論研究而言,軍隊和地方是相通的。但是,地方專家教授多,學識造詣深,研究領域廣,學術水平高。通過參加省社科聯和科社學會組織的學術交流活動,使我們軍隊的同志能從中獲得更多學習機會,分享他們的理論研究成果。就專業理論研究而言,軍隊和地方的同志各有所長。如對軍事科學的研究,對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研究,軍隊的同志更具有優勢。因此,通過交流,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達到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其三,密切軍民關系。省社科聯是一個學術性的社會團體,匯集了社科各界的精英。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區、不同單位、不同行業、不同部門,既有地方的理論工作者,又有軍隊的理論工作者;既有專業理論工作者,又有實際工作部門的理論工作者;既有普通的社會科學工作者,又有高校黨校的社科部門的領導干部;既有老一代的知名專家教授,又有潮氣蓬勃的中青年學者,具有極為廣泛的代表性。省社科聯和各學會運用理論研討會的平臺把大家緊密聯系起來,使很多人在學術交流中,從相識到相知,最后成為親密朋友。還有很多省社科聯的領導和學會的知名專家,十分關心軍隊院校的理論建設,有的應邀到軍校作學術報告,有的應邀擔任軍校研究生論文答辯老師,有的應邀參加軍事課題的評審鑒定,對軍校理論工作給予熱情指導。這些活動大大密切了軍地軍民關系。
我從長期實踐中體會到,省社科聯不僅是地方社會科學工作者溫暖的家,也是軍隊院校理論工作者溫暖的家。我衷心祝愿省社科聯的工作越來越好,祝愿湖南社科事業更加興旺發達。
- 省社科聯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
- 湖南省社科聯九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召開
- 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40余項湖南社科普及活動清單來啦!等你來解鎖……
- 倒計時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明日啟動
- 倒計時2天! 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即將啟幕
- 湖南省社科普及讀物專區在湖南圖書館亮相
- 省社科聯開展“書香潤社科·青春擔使命”“五四”青年主題讀書分享會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動周啟動
- 婁底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
- 《常德通史》編纂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召開成立大會暨周敦頤理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 湘潭市社科聯到會祝賀湖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聯赴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立項課題推進情況
- 湘潭市社科聯開展“我愛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
- 張家界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