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劉建武 呂開武 時間:2017-06-26 17:41:1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和平發展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同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事業。為了更好地統籌國內與國際兩個大局、和平與發展兩件大事,促進中國和各國的互利共贏,中國夢與世界夢的良性互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把對建立國際新秩序的認識提升到了新境界,開啟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征程,譜寫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新篇章。
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是順應人類社會發展歷史大趨勢的必然要求
“大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在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重要時期,提出和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順應了時代發展的現實要求和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是順應當今世界時代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全球的整體相關性日益密切,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利益和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格局。國際上一系列重大問題的解決也不再僅僅依賴于雙邊的合作和交流,而是更多地依賴于多邊的協調和溝通。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順應了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契合了各國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共同愿望。
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是總結世界歷史發展經驗教訓的必然結論。20世紀以來,人類既取得了驚人的發展和巨大的進步,也經歷了殘酷的熱戰和冷戰,兩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劫難和傷害并未遠去。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偏見和歧視、仇恨和戰爭,只會帶來無窮的災難和痛苦。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發展,才是人類告別痛苦走向光明的唯一正確選擇。雖然和平與發展已成為時代主題,但世界并不太平,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懸掛在人類的頭頂。“為了和平,我們要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理念,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攜手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問題和挑戰,這是近百年來世界歷史發展給我們的深刻啟迪和昭示。
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是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然選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所以經久不衰、代代相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主張平等交往、和平相處、相互合作的文化。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在對外交往中堅持“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主張“禮行天下”“協和萬邦”,提倡“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倡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崇尚“以和邦國”“和而不同”,向往“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幾千年來,和平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中,刻進了中國人民的基因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正是源自于這種追求和平合作的歷史傳統和文化基因。 {Ky:PAGE} 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關鍵在行動
偉大的思想需要偉大的實踐。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認識是前提,關鍵在行動。國際社會要共同朝著伙伴關系、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和生態建設的方向堅定前行。
要在政治上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國家不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大國對小國要平等相待,大國之間的相處要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各國之間有矛盾、有分歧、有爭端是正常的,要倡導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互商互諒,協商對話,應該成為現代國際治理的根本方法,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要在安全上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當今人類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傳統安全威脅、非傳統安全威脅及全球性挑戰相互交織,從而使各國的安全相互關聯、彼此影響。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憑借一己之力謀求自身的絕對安全,也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從別國的動蕩不安中收獲自身的和諧穩定。各國應同心協力,共同應對各種問題和挑戰,化危機為生機,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共護的安全新路,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
要在經濟上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證明,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只能導致落后。解決當今世界經濟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只能在堅持開放和創新增長方式上下功夫。如果重回以鄰為壑的老路,不僅無法擺脫當前的危機和衰退,而且還會縮小世界經濟發展的共同空間,導致“雙輸”的局面。全球經濟治理應當秉承開放精神和互惠原則,從而實現合作共贏的目標。
要在文化上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不同文明凝聚著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貢獻,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文明的差異不應該成為世界沖突的根源,文明之間需要的是相互對話而不是排斥,相互交流而不是取代。和而不同是處理不同文明關系的根本精神,仇恨和偏見是影響文明交流的最大障礙。我們要尊重各種文明,推動不同文明的交流對話、和平共處與和諧共生。
要在環境上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系,對自然界不能只講索取不講保護、只顧利用不顧建設。世界上許多國家包括一些發達國家,都走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教訓是極其深刻的。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當今世界應當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走人類永續發展之路。 {Ky:PAGE} 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要引導經濟全球化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當前,經濟全球化進入階段性調整期,支持者有之,質疑者有之,徘徊者有之。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困難和問題就停下前進的腳步,更不能開歷史的倒車,搞“逆全球化”。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當前的一項緊迫任務就是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公平合理、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發展。
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以鄰為壑的保護主義。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仍然脆弱,一些國家政策內顧和封閉排他的傾向加重,保護主義抬頭。歷史證明,搞保護主義是沒有出路的。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畫地為牢、損人不利己的保護主義是行不通的。正確的選擇是攜手合作,共同發展,使經濟全球化進程向著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你輸我贏的零和博弈。國際上有一些人把經濟全球化的收益看成零和游戲,認為別國的收益就是本國的損失,他國的壯大就是本國的衰落。這一狹隘認識所導致的結果必然是放棄合作、否定經濟全球化甚至要筑起一堵與外部世界交流的隔離墻。這種只求本國發展利益而不顧他國合理關切、妄圖獨善其身的想法是脫離實際的。只有堅持合作共贏,才能跳出零和博弈的舊思維。
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我行我素的單邊主義。以聯合國為核心的主權制度是二戰后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對此,應當進行改革,使之不斷完善,而不是推倒重來。要堅持多邊主義,維護多邊體制的權威性和有效性,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和矛盾,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結盟對抗的冷戰思維。上個世紀所經歷的那場冷戰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破壞和傷痛。在當今世界,一些人的身體進入了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冷戰思維的老框框里。現實中對抗性軍事聯盟、勢力范圍、代理人、保護國等舊的國際政治模式仍有一定市場。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不能搞遠近親疏和排他性安排,也不以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簡單劃線。任何人都不應該把自己的發展道路定為一尊,更不應該把自己的發展道路強加于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國之間的聯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烈,人類戰勝困難的手段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豐富。”只要國際社會攜起手來,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就一定能夠讓世界更美好、人民更幸福。
- 省社科聯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
- 湖南省社科聯九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召開
- 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40余項湖南社科普及活動清單來啦!等你來解鎖……
- 倒計時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明日啟動
- 倒計時2天! 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即將啟幕
- 湖南省社科普及讀物專區在湖南圖書館亮相
- 省社科聯開展“書香潤社科·青春擔使命”“五四”青年主題讀書分享會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動周啟動
- 婁底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
- 《常德通史》編纂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召開成立大會暨周敦頤理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 湘潭市社科聯到會祝賀湖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聯赴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立項課題推進情況
- 湘潭市社科聯開展“我愛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
- 張家界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