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辯證思維全面正確把握此次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總體戰
文章來源:湖南社科網 作者:李云峰 陳飛君 時間:2020-02-25 15:24:312020年新春初始,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從武漢發源,席卷全國,給居民健康和社會運行帶來重大影響。疫情發生以后,各個地區都在盡最大努力,來阻止疫情擴散、降低疫情影響。從近一個月的抗疫實況來看,筆者認為,這次疫情大考,既是偶然、更是必然,既是挑戰、更是機遇,應用辯證思維,全面、客觀、準確地分析和把握。
一、客觀看待“好”與“壞”
疫情絕對是一件壞事。一是疫情給民眾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脅。由于傳播速度快、感染率高,近一個月以來,全國確診病例人數從100多人上升為7萬多人,醫護人員應接不暇、醫療資源持續吃緊,直至目前,疫情仍未出現拐點。二是疫情給國家經濟造成了嚴重損失。為了抗擊疫情,武漢封城,假期延長,全國企業、工廠延遲復工,鐵路、航空等運輸部門,餐飲、酒店、零售等第三產業經濟持續下滑,財政緊急調撥一批專項資金...據不完全統計,此次疫情已經給國家造成了上萬億直接經濟損失。三是疫情給群眾心理造成了較大負擔。為有效控制疫情,群眾被限制出行,每天困囿在方寸之地,加之前期信息更新不夠及時,復工、復學時間一再推遲,恐慌、焦慮、不安等情緒始終存在。特別是被感染的患者、家屬及醫護人員,心理壓力較常人更大。
但用辯證的思維來看,這場疫情也不全然是壞事,正所謂“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它在其他方面一定會轉化為好事。其一,這是一次政府公共管理體制機制深化改革的契機。面對問題,不逃避、不畏懼,是我們黨和政府的一貫態度,也是其勇于自我剖析、自我革新的優良特性所在。這次疫情暴露出了我國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有漏洞、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不完善、國家應急物資儲備不充分、少數地方政府管理能力和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存在短板等問題。這些問題,引來了一些批評和質疑,但更多的是引起了反思和行動。這次疫情中的經驗和教訓,正在成為改革和完善公共管理各項體制機制的重要契機。針對這些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于2月5日和2月14日主持召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及時研究存在的問題,要求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迅速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加以補救,并放眼長遠,改革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建立健全法律、制度體系。其二,這是一場發展方式上的“更新換代”。這一次危機,帶來的不僅是打擊,更蘊藏著產業結構調整和商業革命難得的機遇。2003年“非典”疫情,“淘寶”橫空出世,阿里巴巴一躍成為電商帝國。在這次的疫情中,同樣有一些產業,如,線上超市、網絡游戲、視頻直播、網絡教學、醫療制藥、養生保健等一些新的產業業態、商業模式悄然興起,發展后勁巨大,極有可能帶來一場新的“商業革命”。其三,這也是一場革除傳統陋習、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革。這次疫情,讓更多普通民眾增強了危機意識。相信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健康”會成為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健康工作、健康生活,摒棄世俗陋習和不良愛好,轉向更多地思考生命的價值、生存的意義,從而引領整個社會風氣持續好轉,真正實現從物質滿足到精神追求的進步。
二、精準把握“輕”與“重”
輕,就是要在思想上減輕對疫情的恐懼感,在戰略上輕視它。一件事、一個人,抑或一個國家,其發展歷程必不可能一帆風順。中華民族五千年,從不缺乏天災人禍的磨礪,戰爭、瘟疫、自然災害貫穿歷史。僅近代以來的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八年抗日戰爭以及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面臨一次生死考驗。然而,過去的歷史一再證明,只要堅定信念、眾志成城,挫折和苦難,往往只會成為前進的磨刀石和助推器。每一場災難,都是一次全新的洗禮;每一次災難過后,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都大為增強,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始終傲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特別是當前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無論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還是經濟、科技、醫療等各方面的發展水平、保障能力,都已處于歷史的頂峰,我們必然更有信心、更有實力、更有能力戰勝這場疫情。
重,就是要采取更加科學合理的處置措施,在戰術上重視它。戰術上重視,就是要從方方面面認真研究、周密部署、全方位檢查督導疫情防控工作,從疫情發生、傳播、蔓延各環節各階段的全過程抓好診治、管控和保障,從細枝末節去抓緊抓實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不大意、不放松。一個多月以來,為阻止疫情蔓延和確保“六穩”,中央高度重視,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連續召開高層會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指導,成立了由李克強總理擔任組長的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緊急調度防控工作:武漢迅速封城,中央指導組進駐,各地緊急啟動一級響應;“火神山”“雷神山”2所醫院和多所方艙醫院火速建成,3萬多名醫護人員緊急馳援湖北......無論是組織領導、工作調度、后勤保障、輿論引導、紀律監督等各個方面,都體現了“全面、快速、精準”的中國速度,取得了階段性的顯著成效,收獲了國內外紛紛點贊。接下來,要持續保持良好態勢,進一步從細處著手、從小處落腳,回應和解決好群眾關心關注的各項事項,真正把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贏、打好。
三、緊緊抓住“點”與“面”
點,就是要緊緊把握疫情防控的關鍵點,即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領導,是全國上下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總體戰的關鍵所在、核心所在、方向所在。只有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才能切實做到思想一致、步調一致;只有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才能切實凝心聚力、團結一致、共克時艱。疫情發生以來,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迅速響應中央號召,將疫情當成命令,將防控當成責任,取消休假,奔赴一線,開展醫療救治、摸排檢查、聯防保障等工作,沖鋒在前、身先士卒,在“一線戰疫”中踐行初心使命,以血肉之軀,在抗擊疫情中筑起了一道道堅實防線,切斷了疫情再次大量、快速傳播的隱藏危險。
面,就是要全面動員,全面掌控疫情覆蓋面,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打好人民戰爭。群眾的理解、支持、配合、積極參與是疫情防控能否取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只有充分發揮廣大群眾作用,疫情防控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廣大群眾積極支持政府工作,無論是確診患者、居家隔離的疑似病例、出行受限的普通人、積極參與抗擊疫情的志愿者和社會各界群眾,在疫情面前,都聽從指揮,服從安排,并展現出了守望相助的人道主義情懷。這其中,有騎了40公里三輪車,只為給外地援鄂醫療隊免費送24筐蔬菜的普通菜農;有從土耳其背回幾箱口罩送給南京民警,卻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年輕人;有把廠家用來“抵工資”的1.8萬個口罩免費捐出,不愿發“國難財”的澧縣小伙......。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任何事,有了群眾的支持和參與就不是難事;任何困難,有了群眾的支持和參與就都能克服。在革命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黨和國家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困境,之所以能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在挫折中奮起、于困難中發展,最關鍵的,就在于億萬群眾的支持,“群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同樣,疫情當前,只要廣大人民群眾與黨中央、與各級黨委政府保持一條心,勁往一處使,定然能早日贏得這場保衛戰的勝利。
四、正確處理“急”與“緩”
毛澤東同志曾在《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一文中講到,“要學會‘彈鋼琴’。彈鋼琴要十個指頭都動作,不能有的動,有的不動......要抓緊中心工作,又要圍繞中心工作而同時開展其他方面的工作。”就當前的形勢來看,疫情防控就是中心,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狙擊戰”,但同時,對于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等“持久戰”,也應該關注重視、統籌兼顧。
一方面,只有全面控制疫情,才能保障經濟社會正常發展。控制疫情是抓好其他工作的前提。2月3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直接關系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也事關我國對外開放”。疫情直接影響到居民正常生活、影響到企業復工、影響到經貿發展、影響到國計民生各項工作,如果不下大力加以控制,各項工作都無法走向正常軌道,因此,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緊要、最迫切的頭等大事抓落實。
同時,從另一方面來看,疫情是一場突發事件,對我國經濟總體向好的形勢有一定沖擊,但影響并不太大。疫情只是暫時的,發展才是長久的。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突發狀況不會改變中國經濟原有的運行趨勢。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居民消費等指標甚至可能出現“爆發式”增長。因此,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社會生產工作也必須持而不懈地抓牢、抓好,做到“兩手都抓、兩手過硬”。尤其是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統籌協調,提前規劃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務。要引導企業有序、安全復工,相關部門要針對疫情給各個行業造成的影響和沖擊,出臺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為企業排憂解難,盡力將疫情對企業的沖擊降到最低。要加大力度和措施,取得決戰扶貧攻堅勝利;要抓住春耕有利時機,大力搞好農業生產,推動早日實現鄉村振興。要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系常德市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常德市社科聯干部)
- 省社科聯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
- 湖南省社科聯九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召開
- 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40余項湖南社科普及活動清單來啦!等你來解鎖……
- 倒計時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明日啟動
- 倒計時2天! 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即將啟幕
- 湖南省社科普及讀物專區在湖南圖書館亮相
- 省社科聯開展“書香潤社科·青春擔使命”“五四”青年主題讀書分享會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動周啟動
- 婁底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
- 《常德通史》編纂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召開成立大會暨周敦頤理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 湘潭市社科聯到會祝賀湖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聯赴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立項課題推進情況
- 湘潭市社科聯開展“我愛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
- 張家界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