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詞典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文章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時間:2021-03-29 16:10:08“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了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現代化全局中的突出地位。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千年大計。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近年來,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探索新的發展路徑,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整個現代化建設之中,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護生態共贏。但仍要認識到,過去多年積累的大量生態環境問題還需下大力氣解決,城鄉人居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生態環保任重道遠,要持續深化對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規律性認識,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在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方面,要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發展綠色金融,推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降低碳排放強度。在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方面,要增強全社會生態環保意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在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方面,要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加強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濕地生態保護治理,完善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制度。在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方面,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法律法規,完善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
在“十四五”和今后更長時期,要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丹文)
- 省社科聯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
- 湖南省社科聯九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召開
- 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40余項湖南社科普及活動清單來啦!等你來解鎖……
- 倒計時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明日啟動
- 倒計時2天! 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即將啟幕
- 湖南省社科普及讀物專區在湖南圖書館亮相
- 省社科聯開展“書香潤社科·青春擔使命”“五四”青年主題讀書分享會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動周啟動
- 婁底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
- 《常德通史》編纂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召開成立大會暨周敦頤理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 湘潭市社科聯到會祝賀湖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聯赴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立項課題推進情況
- 湘潭市社科聯開展“我愛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
- 張家界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