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藝華:群策群力編撰好《袁隆平年譜》
文章來源:紅網 作者:胡藝華 何維邦 李文杰 肖海心 時間:2022-10-24 18:03:57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作出部署,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在新時代新征程科教興國戰略實施中,堅持弘揚科學家精神直接關乎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直接關乎科技人才培養,直接關乎創新文化傳承和發展。
袁隆平院士是我國新時代科學家群體中的杰出代表之一,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其人格魅力和崇高風范可歌可頌,其先進事跡和卓越貢獻可敬可佩。對于這樣一位德高望重、功勛卓著、具有世界影響的科學家,我們需要站在時代發展和戰略全局的高度,編撰出版一部系統完整、權威信實的《袁隆平年譜》來全面梳理其砥礪奮斗的心路歷程、生動闡釋其在培育時代新人中的崇高精神價值。
一、編撰好《袁隆平年譜》是時代和人民的呼喚
在袁隆平院士逝世后,習近平總書記對其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技創新、世界糧食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給予了高度肯定,并強調:“我們對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紀念,就是學習他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信念堅定、矢志不渝,勇于創新、樸實無華的高貴品質,學習他以祖國和人民需要為己任,以奉獻祖國和人民為目標,一輩子躬耕田野,腳踏實地把科技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崇高風范。”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飽含深刻哲理、凝聚深沉大愛的重要論述,為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傳承和弘揚袁隆平的科學家精神提供了思想引領和根本遵循。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填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飯碗,人民群眾對袁隆平懷有極其樸實、極為深厚的感情。我們一定要順應人民群眾的共同心愿和情感認同,堅決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以高度的政治站位來做好頂層設計,充分整合所有有文可循、有據可查的與袁隆平相關的著作書籍、學術論文、新聞報道、檔案資料、個人回憶、實物材料等文獻史料,抓緊編撰出版一部具有權威性、代表性的《袁隆平年譜》。通過這樣一部年譜,全面真實地反映袁隆平的生平、活動、業績、成果、思想、理論及其精神風范、國際影響,展現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心路歷程,還原一個心懷家國、躬耕田野、勇于創新、樸實無華、頂天立地、有血有肉、可親可敬的人民科學家形象,深度挖掘、科學提煉、系統闡釋其科學家精神的育人價值,為引領和推動新時代涉農高校的廣大師生厚植“大國三農”情懷、秉承愛農為農傳統、踐行強農興農使命提供價值引領和精神動能。
二、《袁隆平年譜》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出版價值
袁隆平院士的光輝人生、杰出貢獻、高貴品質和崇高風范,是一種厚重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一種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作為一種歷史的緬懷紀念和精神的傳承弘揚,編撰出版一部全景式記錄和集成式介紹其生平事跡、科學足跡、活動痕跡、思想軌跡的《袁隆平年譜》是非常必要的,具有特殊而深遠的時代價值。
一方面,袁隆平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驕傲。他把自己化作一粒種子,深深扎根于中華大地,為“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付諸了畢生精力、開辟了創新路徑、做出了杰出貢獻。他用一生研究種子,以一名人民科學家的家國情懷、使命擔當、創新意識、科學態度、團隊作風和奉獻精神,書寫了世界雜交水稻研究的經典個案和傳奇故事。他為世界種下一個夢想,其中既有禾下乘涼夢的浪漫情懷,同時也有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的天下情懷,這個偉大的夢想蘊含著無限的溫情和無數的暖意,足以感動、打動、震動全世界人民尤其是那些正在饑餓邊緣掙扎的人們。對此,我們和我們的子孫后代需要通過一部完整的《袁隆平年譜》來銘記“國之脊梁”、傳承崇高精神。
另一方面,袁隆平是湖南乃至全國教育界的驕傲。他大學畢業后所從事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農校教師,從某種意義上講,當年他是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留在了安江農校,奉獻給了新中國的農業教育,也正是從安江農校出發,他帶著“上善若水,水潤天下;厚德植稻,稻濟蒼生”的精神格局,走出三湘四水、走遍中華大地、走向世界舞臺。尤其令人感動和敬佩的是,他始終心系學生、情系教育,幾十年來一直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發展,并擔任湖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真正做到了“以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自覺,影響和帶動學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成為被社會尊重的楷模、世人效法的榜樣”。他送給全體新時代大學生的八字箴言“知識、汗水、靈感、機遇”已經在純凈的校園里和學生心田里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穿越歷史走向未來,從大樓、大師到大愛,我們需要借助一部充滿力量的《袁隆平年譜》來傳承教育情懷、培植時代新人。
三、把《袁隆平年譜》打造成為有內蘊有溫度的精品力作
要精心做好內容設計。把《袁隆平年譜》定位為一部全景式記錄和集成式介紹袁隆平生平事跡、科學足跡、活動痕跡、思想軌跡的編年體著作。在收集整理借鑒以往所著各種袁隆平傳記、生平活動年表、一生大事記的基礎上,更著重于詳細記錄其生平事跡,深度挖掘、精準闡釋、立體展現其生平、活動、業績、成果背后蘊含的科學家精神。尤其是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充分整合所有有文可循、有據可查的與袁隆平相關的著作書籍、學術論文、新聞報道、檔案資料、個人回憶、實物材料等文獻史料,按照邏輯與歷史相結合的原則,力求全面真實地反映袁隆平的生平、活動、業績、成果、思想、理論及其精神風范、國際影響,展現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心路歷程,還原一個心懷家國、躬耕田野、勇于創新、樸實無華、頂天立地、有血有肉、可親可敬的人民科學家形象。
要精準選擇呈現方式。要始終貫穿“規范+特色”的理念,在深刻把握和充分遵循《年譜》編撰一般規律和常規要求的前提下,注重挖掘和提煉《袁隆平年譜》的鮮明特色。一方面,要突出育人為本的價值導向,主動對接、高度契合新時代廣大青少年學生心中的“袁隆平形象”,力求在做足做實年譜的資料性、學術性、歷史性、權威性的基礎上,進一步體現文本的時代性、教育性、融合性、可讀性,為新時代廣大青少年學生更全面而深切地感受和體悟袁隆平作為人民科學家的精神風范和時代價值提供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教育范本。另一方面,要注重融合創新的立體表達,積極探索、主動順應融媒體時代主題出版的新需求、新趨向,充分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把傳統意義上的文字解說、圖片記錄、原聲回放等手段與現代智媒中的影像傳播、虛擬仿真、人機交互等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整合各種有效的資源,對年譜的內容進行立體化的表達,合力打造圖文輝映、聲情并茂、情理交融、形質俱佳、更具大眾傳播性和思想正能量的《袁隆平年譜》。
課題來源: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專項《袁隆平先進事跡融入新時代涉農高校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研究》和湖南農業大學120周年校慶重大建設項目《袁隆平科學家精神展示館建設》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胡藝華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南農業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袁隆平精神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何維邦系中南大學在讀研究生;李文杰系湖南農業大學在讀研究生;肖海心系中南大學在讀研究生。
(原文鏈接:https://moment.rednet.cn/pc/content/2022/10/22/11967830.html)
- 省社科聯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
- 湖南省社科聯九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召開
- 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40余項湖南社科普及活動清單來啦!等你來解鎖……
- 倒計時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明日啟動
- 倒計時2天! 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即將啟幕
- 湖南省社科普及讀物專區在湖南圖書館亮相
- 省社科聯開展“書香潤社科·青春擔使命”“五四”青年主題讀書分享會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動周啟動
- 婁底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
- 《常德通史》編纂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召開成立大會暨周敦頤理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 湘潭市社科聯到會祝賀湖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聯赴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立項課題推進情況
- 湘潭市社科聯開展“我愛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
- 張家界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