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奮斗者】紅旗渠建設者:精神旗幟飄揚太行山巔
文章來源:共產黨員網 時間:2022-05-10 11:42:18紅旗渠建設者。新華社發
2019年7月是紅旗渠全面建成通水50周年。50年前,這里的群眾歡慶渠成。50年后,這里的渠水依舊激勵人心。
20世紀60年代,地處中國南太行山東麓的河南省林縣(1994年后撤縣設林州市),30萬群眾靠著一雙雙布滿老繭的手,在太行山上劈山修渠,一錘一釬,以戰天斗地的豪情和舍生忘死的氣概苦戰10年,絕壁穿石,挖渠千里,終于修成全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將一面“頑強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之旗插在太行山巔。
歷史上的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紅旗渠修建前,林縣550個行政村中,有307個長年人畜飲水困難,有100多個村要跑5公里以上取水吃。新中國成立后,林縣縣委著手改變當地生存環境,經過反復考察論證,認為必須謀劃興修大型水利工程,“劈”開太行山將鄰省山西的漳河水引進來。
一聲號召,全縣齊應。1960年2月11日,引漳入林工程正式開工。37000名群眾,自帶工具奔赴修渠工地,拉開了向自然宣戰的序幕。
要通渠,必須在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侯壁斷建起一座攔河壩,攔腰“斬斷”漳河,抬高水位讓河水進入渠道。任村公社的500多名修渠群眾組成突擊營,接下了這項艱巨的任務。當大壩合龍只剩下十幾米寬時,河道變窄,水流湍急,沙袋、巨石投下去,轉瞬即逝。關鍵時刻,群眾跳進河里,排成三道人墻,用血肉之軀抵擋住冰冷刺骨的河水,助大壩最終合龍。紅旗渠總干渠修筑在“飛鳥不能駐足,猿猴難以攀援”的太行絕壁上。群眾就懸掛在半山腰上,揮錘打釬、裝藥放炮,炸出一個個小平臺,再在這個平臺上作業,開鑿渠線,壘砌渠墻,對接起來就形成完整的渠線。
紅旗渠修建過程中,81名修渠群眾獻出了寶貴生命,其中,年齡最小的才17歲,最大的60歲。紅旗渠修建歷時10年,全縣50萬人,有30萬人參加了修渠工程。
紅旗渠建成后,全縣410個村受益,60萬人口、3.7萬頭大牲畜飲用水有了保障,54萬畝耕地得到灌溉。林縣人用自己的雙手,戰天斗地,徹底改變了干旱缺水的命運。
上世紀70年代,周恩來總理曾自豪地向外國友人介紹,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個是南京的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的紅旗渠。紅旗渠,讓磨礪千年的民族精神化為有形的“人工天河”,奔流至今。紅旗渠建設者用不屈和堅忍,樹起一座歷史豐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歷久彌新。
- 【社科動態】省社科聯召開2025年第7次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暨專題黨課
- @廣大社科工作者,請您為湖南“十五五”規劃獻一策!您的金點子很重要!
- 喜報!省社科聯作品榮獲全省精品微黨課一等獎
- 省社科聯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
- 湖南省社科聯九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召開
- 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40余項湖南社科普及活動清單來啦!等你來解鎖……
- 倒計時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明日啟動
- 2025年株洲市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動周啟動
- 婁底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
- 《常德通史》編纂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召開成立大會暨周敦頤理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 湘潭市社科聯到會祝賀湖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聯赴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立項課題推進情況
- 湘潭市社科聯開展“我愛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