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抗擊非典精神 捍衛人民生命安全
文章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記者 吳佳佳 時間:2022-05-10 11:42:5318年前的那個春天,一種被稱作“非典型肺炎”的新發傳染病來勢洶洶。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場同心戰疫的人民戰爭就此打響。從白衣為甲、逆行出征的醫務人員到無私奉獻、友愛互助的志愿者,從臨危受命、緊急攻關的科研人員到無懼勞苦、堅守崗位的社區工作者……處處是沖鋒陷陣的身影,時時有默默付出的真情。這其中展現出來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敢于勝利的偉大抗擊非典精神,鼓舞著全國人民筑起阻擊疫情的鋼鐵長城。
萬眾一心 共筑“長城”
2003年伊始,非典疫情不期而至。高熱、咳嗽、呼吸困難,這種“非典型肺炎”前所未有的傳染性、蔓延速度和危害程度超出人們想象。當年2月中下旬,疫情在廣東局部地區流行;3月上旬,在華北地區傳播和蔓延;4月中下旬,波及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確診數字不斷攀升,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旅游、餐飲等行業遭遇極度“嚴寒”,擔憂恐慌情緒在部分群眾中蔓延。
“一定要切實把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2003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對抗擊非典斗爭提出總體要求:沉著應對、措施果斷,依靠科學、有效防治,加強合作、完善機制;提出切斷非典傳播途徑的科學策略——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成立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揮部、設立總額20億元的非典型肺炎防治基金、決定“五一”暫不實行長假、專題部署農村防治工作、將非典納入法定傳染病……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重大舉措,推動全國防治工作科學有序深入展開,一張治療、預防和控制非典的網絡在全國迅速張開。
中小學停課、高校封閉式管理、公共場合定期消毒、疫情場所整體隔離……緊要關頭,北京建立了嚴密的疫情監測體系和防治網絡。上海迅速啟動公共衛生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廣東8000多萬人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從城市到鄉村,從機關到企業,從社區到學校,從地方到部隊,全國上下緊急行動,形成了嚴密有序的群防群控、聯防聯控體系。
和衷共濟,八方支援。北京抗擊非典斗爭進入攻堅階段,全軍1200名醫護人員馳援北京;兄弟省區市緊急調配大批防治非典物資,源源不斷運往首都;周邊地區紛紛打通綠色通道,保障北京物資供應;全國各地迅速調集血漿,保證首都抗擊非典斗爭的急需。與此同時,黨和政府將關注的目光放在廣大農村特別是經濟困難的人民群眾身上,采取各種切實可行的措施,千方百計阻止非典向農村擴散。
和衷共濟 攻堅克難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有一位科學家沖在防治一線。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鐘南山臨危受命,擔任廣東省非典型肺炎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組長。他不顧生命危險,精心制定治療方案,夜以繼日地工作。他堅持以事實為依據,否定了“衣原體是病因”的觀點,最終證實非典是由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病。這一結果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確認,從而為及時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科學依據。
不僅僅是鐘南山,在抗擊非典的斗爭中,無數醫護人員、科研人員挺身而出。“這里危險,讓我來。”第一批“掃雷者”、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黨支部書記鄧練賢以生命托起生命,倒在了抗擊非典的一線;“選擇了從醫,就選擇了奉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任醫師丁秀蘭以身殉職,用生命實踐了自己的誓言;因搶救患者染病的原解放軍302醫院74歲老專家姜素椿執意注入非典患者康復期的血清,“為防治非典闖條路”;面對非典患者,廣東省中醫院護士長葉欣盡量包攬對急危重非典病人的檢查、搶救、治療、護理工作,最后不幸染病犧牲;武警北京總隊醫院主任醫師李曉紅在身染非典危重之際,仍把自己作為研究對象,誓要為戰勝疫情盡最后之力……
處處真情涌動,全國團結一心。危難時刻,所有中華兒女義無反顧投身于抗擊非典的戰斗中。中國科學院和軍事醫學科學院的科研人員爭分奪秒,36小時完成非典病毒的基因測序,16天開發出新一代紅外測溫儀;住總、建工等六大建設集團緊急受命,七天七夜在一片荒草地上建成可容納1000張病床的全國最大專科傳染病醫院——小湯山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志愿者馳援北京疾控中心接聽熱線,每部電話單日非典咨詢呼叫高達8000次;山東青島市民排起長隊獻血支援北京,創當地血站建站以來采血數量新紀錄……
原衛生部黨組書記高強回憶,那時,在北京首個隔離區——北大人民醫院隔離帶外的樹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中國結、黃絲帶、千紙鶴和心形卡片,寫滿了市民關心鼓勁的話語。“一旦有了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和支持,再大的難關也能攻克!”高強為此感慨萬千。
2003年6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中國最后一個疫區——北京的非典型肺炎疫情明顯緩和,已符合世衛組織有關標準,因此解除旅行警告,同時將北京從疫區名單中排除。以此為標志,中國抗擊非典的斗爭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勝利。從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揮部成立到世界衛生組織宣布“雙解除”,僅僅用了兩個月時間。蔓延20多個省區市的非典被成功遏制!
賡續精神 砥礪前行
抗擊非典的勝利,充分顯示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抗擊非典的偉大精神,也在此后為中華民族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提供持續不斷的力量。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參照當年“北京小湯山”模式,武漢火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中國奇跡”再次震驚世界。“抗擊非典中建立的聯防聯控、信息公開、中西醫結合、‘四早’策略等一系列實踐不僅為我國公共衛生體系積累了寶貴經驗,更在2020年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重大創新發展。”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全國4.2萬多名醫護人員逆行出征,馳援湖北一線。這其中,1.2萬多人是“90后”“00后”。在抗擊疫情的斗爭中,他們有一句話令人感動:“2003年非典的時候,你們保護了我們,今天輪到我們來保護你們了……”事實證明,這些“90后”“00后”已經接過前輩的班,在國家、人民面臨危難之時蛻變成長,綻放出絢麗的光芒。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不少參與過小湯山醫院救治工作的醫護人員再次主動請纓,毅然奔赴武漢。“國有疫情危難時,醫生即戰士。寧負自己,不負人民!”這是17年前,張伯禮在抗擊非典時立下的錚錚誓言。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這位70多歲的“醫界老兵”又一次兌現了承諾,在武漢奮戰81天。“為了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們可以不惜一切代價。”17年后,84歲的鐘南山代表無數再次出戰的白衣天使說,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對生命的敬畏、尊重和維護。
抗擊非典的偉大斗爭,像一座熔爐,進一步豐富了偉大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跨越時空,牢牢扎根于人民群眾的心中,積聚起生生不息的奮進力量,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引領我們披荊斬棘,贏得一個個新的勝利。
- 【社科動態】省社科聯召開2025年第7次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暨專題黨課
- @廣大社科工作者,請您為湖南“十五五”規劃獻一策!您的金點子很重要!
- 喜報!省社科聯作品榮獲全省精品微黨課一等獎
- 省社科聯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
- 湖南省社科聯九屆二次常委會會議召開
- 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40余項湖南社科普及活動清單來啦!等你來解鎖……
- 倒計時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明日啟動
- 2025年株洲市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啟動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動周啟動
- 婁底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
- 《常德通史》編纂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召開成立大會暨周敦頤理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 湘潭市社科聯到會祝賀湖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現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聯赴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立項課題推進情況
- 湘潭市社科聯開展“我愛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務活動